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钟书能
发布时间:2024-07-01
访问量:
9151


国家教学名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钟书能,男,汉族,中共党员,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教学名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为华南理工大学“兴华人才计划”杰出学者、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首批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一完成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负责人、国家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华南理工大学卓越教学奖获得者。


人才培养

博士生招生方向:翻译研究;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博士后招生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研究;中国文化国际传播

学术硕士招生方向:外语教学;翻译研究;二语习得;区域国别研究;应用语言学

专业硕士招生方向:英语笔译;英语口译

访问学者招生方向:外国语言文学;区域国别研究;外语教学;外语教育学

导师联系方式:1837303100(QQ)

电子邮箱:zhongshuneng@126.com


工作经历(2012年-2023年)

1、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2013年-2022年)、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2013年至2023年)

2、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2013年至今)

3、教育部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教育部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高水平建单位,CTTIC智库引文单位)主任(2017年至今)

4、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科带头人

5、外国语言文学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学科带头人

6、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硕士类别授权点学科带头人

7、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商务英语专业”负责人

8、广东省第七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

9、广东省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10、广东省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学术兼职

1、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2、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认知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3、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语教学研究分会常务理事

4、广东外国语言学会副会长(2013至今)、秘书长(2013-2016)

5、广东省翻译协会副会长

6、广东省教育评价学会副会长

7、《中国外语》(CSSCI期刊)编委(2018-2029年)

8、《当代外语研究》(CSSCI扩展期刊)编委

9、《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委

10、《印度洋岛国通讯》主编

11、长江学者、珠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国家留学基金等通讯评审专家


研究领域

认知语言学;语言习得;跨文化与翻译研究


科研项目

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7JZD039)“英语创意写作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首席专家(经费:160万,结项证书号:JZDGG2023009)。

2、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5BYY066:)“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的二语习得研究”(优秀结项,结项证书号:20170848)。

3、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021110070)“理工科全球治理人的才培养与实践”, (在研)。

4、教育人文社科规划基金一般项目(17YJA740074)“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翻译技巧研究”(免予鉴定,结项证书号:2020JXZ0571)。

5、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项目“文化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优秀结项)。

6、主持 2013年广东省高校重点文科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横向招标课题“基于汉英认知对比的翻译研究”(结项)。

7、主持 2013年度广东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GD13CWW03):“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虚拟位移构式的实证研究”(免予鉴定)。

8、主持2014年度广州社科规划一般项目(14Y07)“汉英对比的认知研究”(优秀结项)。

9、主持2023年度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时代增强广州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研究”(项目编号:2023GZGJ229)。

10、教育部专业学位2023 年度主题案例项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案例)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T-231056117)。


奖励荣誉

1、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9年,证书号:2018182318)

2、2022年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与实践探索”(第一完成人)

3、第十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与实践探索”(第一完成人)

4、第九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面向国际化的‘一主多辅两结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排名第2)

5、第六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师培养和培训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排名第2)

6、2019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汉语动补结构类型学的认知研究”(排名第1)

7、2021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翻译技巧研究”(排名第1)

8、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

9、华南理工大学卓越教学奖

10、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奖

11、华南理工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2、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3篇)

13、入选华南理工大学第一批“优秀导师巡礼”


一流课程

1、翻译技巧(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人,2008)

2、翻译职业与发展(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1)   

3、英汉对比研究(广东省研究生示范课程,主持人,2022)

4、汉英翻译(广东省本科一流课程,主持人,2021)

5、汉英翻译(国家级一流课程,主持人,2023)


学术论文(2012年-2024年)

1、Classroom environment and engagement in the EFL writing context: The mediating role of goal orientations.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1–24 (doi.org/10.1177/13621688241277016).(SSCI 一区,第一作者)

2、Spare parts provisioning strategy of warranty repair demands for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s. Journal of Risk and Reliability1–16.(DOI:10.1177/1748006X241272829)(SCI 二区,通讯作者)

3、Chinese White Dolphins in the Anthropocene: Human-animal Relations Among the Island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sland Studies Journal (doi.org/10.24043/001c.122215)(SSCI 一区,通讯作者)

4、Cultural specificities of online dictionaries for English learners: Evidence from a user survey and a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 Digital Scholarship in the Humanities. 2023, 38, 1752–1775(doi.org/10.1093/llc/fqad055,SSCI二区,第一作者)

5、Exploring the Mediating Role of Emotions Between Growth Language Mindset and Engagement Among EFL Learners. The Asia-Pacific Education Researcher(https://doi.org/10.1007/s40299-023-00771-9,2023年9月, SSCI二区,第一作者)  

6、Indian Ocean is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the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sland Studies Journal (SSCI一区,2020年第2期)(SSCI一区,第一作者):1-12.

7、When Concept-based Language Instruction Meets Cognitive Linguistics: Teaching English Phrasal Verbs with up and out.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in Teaching(SSCI二区,2022年第2期) (通讯作者):36-49.

8、Language management, discursive power, and English as lingua franca in island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Island Studies Journal (SSCI一区, 2022年第2期) (第一作者): 256-273.

9、Impact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th government subsidies on a dual-channel supply chain for tracing product information.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171 (2023) 103032 (SSCI一区,影响因子10.087,2023年第1期) (通讯作者): 1-27.

10、汉语主题结构和主题链的英译原则与技巧《上海翻译》(CSSCI,2024年第3期)(第一作者):25-30

11、英语非现实超级构式认知建构机制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CSSCI,2024年第2期)(第一作者):189-200+318

12、“什么”与what在汉、英特殊疑问构式中位移差异的认知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CSSCI,2023年第5期)(第一作者):10-20+144

13、汉语寄生构式建构机制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2022年第二期)(第一作者):113-126

14、汉语动词重叠构式研究《中国外语》(CSSCI,2022年第四期) (通讯作者):38-45

15、英语主从复合句简略构式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CSSCI权威期刊,2021年第一期)(第一作者):178-189

16、汉语篇章英译“时空同态”建构机制研究《中国翻译》(CSSCI权威期刊,2021第5期)(第一作者): 147-157.

17、汉语列锦诗句的认知建构机制研究《外国语》(CSSCI,2020年第2期:2020年3月)(第一作者):72-80.

18、论中华典籍翻译中的文化自洽对应策略《上海翻译》(CSSCI,2020年第4期:2020年8月)(第一作者):86-91. 

19、汉英翻译范畴越位认知研究《外国语言与文化》(2020年第1期:2020年3月)(第一作者):123-132.  

20、“把个晴雯姐姐也没了”也是个把字句吗?《当代外语研究》(2020年第3期:2020年6月)(第一作者):83-92.  

21、中华文化典籍中话题压制翻译技巧研究《中国翻译》(CSSCI权威期刊,2019年第第2期)(第一作者): 157-164. 

22、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中话题链的解构与重构机制研究《外语研究》(CSSCI,2018年第1期)(第一作者): 75-80+93. 

23、论中华文化自信中的汉语语言力量《中国外语》(CSSCI,2018年第1期(独立作者)):4-11.  

24、中华文化典籍翻译中的篇章连贯机制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2期)(第一作者):75-80.  

25、谨防中华文化典籍英译中的百科知识纰缪《上海翻译》(CSSCI,2017年第5期:2017年10月)(独立作者):61-67.  

26、虚拟位移的语法构式特征研究《当代外语研究》(2017年第1期:2017年1月)(第一作者):51-56.  

27、从创新表达看语法构式功能《语言科学》(CSSCI,2017年第4期:2017年8月)(第一作者): 642-649.  

28、汉语双宾构式的构式语法视角研究《外语研究》(CSSCI,2017年第3期:2017年6月)(第一作者):1-6.  

29、中国英语学习者习得英语虚拟移位构式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2017年第1期:2017年2月)(第一作者):10-21.  

30、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虚拟位移构式的实证研究《外语教学》(CSSCI,2017年第3期:2017年5月)(第一作者):49-56.  

31、真实位移与虚拟位移建构机制的认知对比研究《中国外语》(CSSCI,2017年第2期:2017年4月)(第一作者):30-41

32、小说语言伏应认知机制研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2017年2月)(第一作者):30-41

33、汉语虚拟位移建构的认知机制研究《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17年第1期:2017年1月)(第一作者):10-21

34、“介意”类心理极量词的语义韵探究《外语教育研究》(2016年第4期:2016年10月)(第一作者):1-6

35、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CSSCI,2016年第1期:2016年6月)(独立作者):85-91+58

36、汉语动补结构类型学的认知研究《外国语》(CSSCI,2016年第3期:2016年5月)(第一作者):20-30

37、论语篇翻译中话题与主语的通达机制《当代外语研究》(2015年第12期:2015年1265月)(第一作者):65-68+73

38、英语定量形容词真的不能名词化吗?《外语教学》(CSSCI,2016年第4期:2016年7月)(第一作者):16-19

39、虚拟位移构式的主观化研究《中国外语》(CSSCI,2015年第6期:2015年11月)(第一作者):27-34

40、英汉虚拟位移主体认知对比研究《外语学刊》(CSSCI,2016年第2期:2016年3月)(第一作者):32-36

41、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构式认知研究以及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作用《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2016年9月)(第一作者):101-109

42、谨防中华文化典籍英译中的“假朋友”《中国外语》(CSSCI,2016年第3期:2016年7月)(第一作者):103-109

43、汉语羡余否定构式中的“没”真的是个羡余标记吗?《外国语》(CSSCI,2015年第3期:2015年5月)(第一作者):24-32

44、虚拟位移语言现象研究:回顾与展望《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2014年5月)(第一作者):31-39

45、When分句构式的认知研究《外语研究》(第一作者)(CSSCI,2014年第5期):30-37+43

46、网络视频广告多模态隐喻与转喻的认知构建《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4期:2014年8月)(第一作者):35-39

47、ICM理论对李煜词作的解读《当代外语研究》(2014年第5期:2014年5月)(第一作者):12-15

48、外语学术研究的社会使命—“外语学术研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及社会需求高层论坛”综述《外国语》(CSSCI,2014年第3期:2014年5月)(第一作者):92-93

49、ICM理论对奥巴马总统2012年胜选演说词的认知分析《嘉应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2013年6月)(第一作者):73-76

50、论话题与主语的认知通达机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2013年4月)(第一作者):103-108

51、构式的催化效应《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8期:2012年8月):21-27(第一作者)

52、汉英认知域的标记形式研究《外国语》(CSSCI,2012年第5期:2012年9月)(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1期全文转载):35-45(独立作者)

53、语言中虚拟移位的认知研究《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2012年10月):122-127(独立作者)

54、英汉虚拟移位的翻译技巧研究《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2012年7月):45-50(独立作者)

55、现代汉语动补构式的标记性研究《当代外语研究》(2012年第1期:2012年1月):25-31(独立作者)


著作教材

1.《英汉翻译技巧》(主编)(2017年5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

2.《汉英翻译技巧》(主编)(2022年10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3.《国际商务英语模拟实训》(主编)(2015年10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英汉虚拟位移翻译技巧研究》(主编)(2018年11月,科学出版社)

5.《大学体验英语》(主编)(2018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6.《汉英对比认知研究》(主编)(2020年8月,高等教育出版社)

7.《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总主编)(2020年8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8.《英汉虚拟位移构式研究》(主编)(2021年10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9.《当代学生英语用法指南》(主编)(2007年2月,清华大学出版社)

10.《新时代交互英语-视听拓展训练》(主编)(2005年9月,清华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