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新加坡国立大学石毓智博士来我院讲学
发布时间:2018-05-18
访问量:
1837

  514-1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石毓智博士到访我院,为我院硕士研究生讲授《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本次讲学由朱献珑副院长主持,我院部分硕士生导师及2017级全体硕士研究生聆听了本次讲学。

石毓智博士讲学

《中国语言文化》课程为我院硕士研究生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课程之一,本课程以汉语的文字、词汇和语法为线索,讲述如何通过语言正确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思考中国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问题,增强学生对传统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培养民族语言文化自信。

在讲学过程中,石毓智博士十分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素养的提升,借助大量文献典籍实例的解读,梳理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研究心得。关于如何分析、理解古代文化典籍,石毓智博士提出了以下学习方法:

首先,石博士以“治大国若烹小鲜”为例,强调一个人的思想具有整体一致性,在其著作中不同位置出现时,所要表达的含义基本相同。这就是思想和谐法。因此,在对一句话有不同解读时,我们应该参考该作者的其它文献,以寻求更多证据;

其次,石博士提出了历史语境法,即解读语句的含义时,应把其置于该句涉及的所有历史语境之中,并向学生们解读《论语》中“恶言不闻于耳”一例,强调我们应把孔子和子路的对话和事迹构成一个语境,在这个语境下才能准确理解这句话表达的含义;

接着,以《论语》中记载的宰予昼寝的故事和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对比,石博士讲授了顺序蕴含法:在阅读文化典籍过程中,应关注叙述的顺序和详略,切忌人云亦云。另外,还教授学生应该打破思维定式,遵循简单化原则、人性化原则和审美原则,客观地解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最后,石博士以对“格物致知”、“嫦娥”、“有教无类”以及《荆轲刺秦王》为例讲授了语言文字法,详细阐述了运用语言文字法时,应树立语言演化观、系统观、知识观以及共性观,如此才能正确解读历史事件和文学作品。

师生提问与讨论

学生认真听讲

在每次授课结束后,石博士都会留出半小时的自由提问时间。在问答环节,同学们积极地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或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关于语言文化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石博士都做了耐心细致的解答,加深了同学们对讲学内容的理解。

本次讲学极大地开阔了我院硕士生的研究视野,拓宽了同学们对语言文化的研究思路,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研究热情,对我院研究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文:林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