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华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杨梅
发布时间:2024-07-01
访问量:
7233

杨梅,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夏威夷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兼任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鉴定专家。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2 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教育部国际中文教育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3项、其它项目多项。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世界汉语教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语言涌现视角下的英语冠词二语习得研究》;主编教材《英语读后续写教程》,参编教材多部。研究方向:二语习得;外语教学;国际中文教育。


教育经历

1991-1995,南开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

2002-2005,贵州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2006-200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


研究课题

1.主持2022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一般项目“英语国家学习者汉语二语学习机制和教学模式研究”(22YH21C

2.主持2020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法理论构建与应用研究”(20BYY106)。

3.主持2020第十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重点项目基于续论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ZGWYJYJJ10Z003)。

4.主持2020广州市哲学社科规划项目续论学习观与二语互动能力发展机制研究2020GZGJ22)。

5.主持201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英语创意写作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第一子课题:中国学生二语写作创意能力培养(17JZD039)。

6.主持201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加工决定论的汉语母语和二语发展研究15BYY065

7.主持2011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汉英限定词结构二语习得的双向对比研究GD11YWW04

8.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016教研教改重点项目专业英语以研促学教学模式探索”。

9.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013中央高校重点项目中介语名词短语语义体系研究“。

10.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013教研教改一般项目基于建构论的专业英语写作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

11.主持华南理工大学201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多变量相伴的语言输入研究“。

12.参加国家社科基金2012重大项目“汉语二语学习的认知过程与高效率教学模式研究”。

13.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0重大项目“互动和语境与第二语言发展”(10JJD740009)。

14.参加广东哲学社会科学2008十一五规划项目“基于交互的外语学习认知机理研究”(08K-08)。

15.参加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7年重大项目“语境补缺与语言习得”(0755D740067


期刊论文

1.二语者以续促学的能力,《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独立作者,北大核心。

2.身份认同对二语续说策略使用的影响,《外国语言文学》2024年第3期,第一作者,AMI扩展。

3.基于续论的汉语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汉语研究第八辑——英国汉语教师协会年会会议论文集》,2024,Sinolingua London Ltd. 

4.汉语关系从句的二语理解和产出——续论学习观视角,《汉语学习》20234期,第一作者,CSSCI

5.读后续写对英语动词短语的促学效果研究,《肇庆学院学报》20231期,第二作者。

6.线索聚焦与英语冠词二语习得,《外国语言文学》20225期,第一作者,AMI扩展。

7.续促互动 互动促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224期,独立作者,CSSCI权威,AMI 权威。

8.合作续写的词汇促学效果研究,《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22期,第一作者,CSSCI扩展,AMI扩展。

9.二语互动能力研究述评,《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2期,独立作者,CSSCIAMI核心。

10.From xu to the development of L2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A conversation analytic case study,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 20212期,第一作者,ESCI期刊。

11.留学生汉语二语续说策略研究,《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211期,第二作者。

12.4-6岁儿童对汉语疑问词非疑问意义的理解与发展,《教育导刊》20201期,第一作者,核心期刊。

13.汉语关系从句加工综述,《当代外语研究》20196期,第一作者,CSSCI扩展。

14.基于复杂适应系统原则的汉语反身代词习得研究,《世界汉语教学》20192期,第一作者,CSSCI

15.情境植入模式与汉语名词短语的二语理解,《汉语学习》20192期,独立作者,CSSCI

16.二语习得的会话分析路径,《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92期,第一作者,CSSCI期刊

17.加工何以驱动语言发展,《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3期,独立作者,AMI核心。

18.指量词在汉语关系从句中的位置分布考察,《海外华文教育》20192期,第二作者,核心

19.《第二语言学习》评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3期,独立作者,AMI核心

20.汉语量词与关系从句共现结构的二语产出,《外语教育研究》20174期,第一作者

21.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调控策略使用情况调查,《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72期,第二作者

22.《二语习得的重要话题》评介,《第二语言学习研究》20162期,第二作者

23.概念迁移与指称物单一性语义特征的判断,《应用语言学研究》20151辑,独立作者

24.二语习得社会认知论述评,《山东外语教学》20155期,第一作者

25.母语迁移与英语复数名词短语的二语理解与产出,《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1期,独立作者,CSSCI权威

26.《二语习得的非主流理论》评介,《现代外语》20134期,第一作者,CSSCI

27. 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conceptual transfer effect as reflected in the L2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rticles,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20133期,独立作者。

28.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的二语产出—关于音韵迁移假说的实证检验,《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期,独立作者,CSSCI权威

29.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替代误用研究,《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20111期,独立作者。

30.情感输入与二语学习积极情感的培养,《外语教学》2010专刊,独立作者,CSSCI

31. L2 English Articles and the Computation of Uniqueness. In J. Crawford, K. Otaki & M. Takahashi (ed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Conference on Generative Approaches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North America (GALANA 2008). MA: Cascadilla Press. 2009

32.基于处理器的语言涌现观——William O’Grady访谈,《现代外语》20094期,独立作者,CSSCI

33.英语冠词二语习得:历史与现状,《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94期,独立作者

34.《二语练习:应用语言学与认知心理学视角》评介,《中国外语教育》20094期,独立作者

35.基于补缺假说探究二语产出的语法准确性,《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82期,第二作者。

36.句法理论最新发展的简易读本—Andrew Radford’s Minimalist Syntax评介,《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3期,第二作者

37.国内二语语块习得研究综述,《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4期,第一作者

38.关于英语导游非语言交际行为与手段的研究,《旅游学刊》2006教育特刊,独立作者,CSSCI期刊

39.《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的对比分析,《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1期,独立作者

40.英语导游词语体特征研究,《贵州大学学报》20044期,独立作者


著作教材

1.专著,《语言涌现视角下的英语冠词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

2.教材,《英语读后续写教程》,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23


会议论文

1.续论应用于国际中文教育的机遇与挑战,2024年11月西北师范大学“第六届续论研讨会”主旨发言。

2.基于续论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20236月在英国爱丁堡大学“国际中文教学研讨会”宣读。

3.续能:概念、证据和挑战,202111月在中国海洋大学“第三届续论研讨会”宣读。

4.From Xu to L2 Interactional Competence Develop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Continuation Talks, 201910月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宣读。

5.The Second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Production of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20198月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当代外语研究二语加工研讨会”宣读。

6.Alignment-based Communicative Strategies in Continuation Talks: A Conversation Analytic Perspective, 201811月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的“第八届二语习得国际研讨会”宣读。

7.Maximize Positive Transfer and the L2 Acquisition of Chinese Reflexive ziji, 2017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社会认知视角的二语习得研究国际研讨会”宣读。

8.The effects of bei-construction on the position of classifiers in Chinese relative clauses, 20175月在华南师范大学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宣读

9.Verb Semantic Binding of Chinese Reflexive ziji: Evidence from L1 acquisition of Chinese, 201511月在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心理语言学国际研讨会”宣读。

10.Conceptual Transfer at the Domain of Object and Number and Its Effect on Chinese-speaking Learners’ Comprehension of English Articles2014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国际研讨会”宣读。

11.Production/comprehension Asymmetries in L2-English Article Acquisition201210月在华中理工大学举办的“第五届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宣读。

12.汉语名词成分类指语义特征的二语理解201212月在“第二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应用语言学论坛”宣读。

13.Chinese-speaking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English Plural Generics20118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第十六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上宣读。

14.Conceptual Transfer and L2 Learners’ Computation of Uniqueness, 2010416日在汕头大学举办的ELC2010会议上宣读。

15.Investigation into Chinese-speaking Learners’ Acquisition of English Plural Generics. 2010424日在苏州大学举办的“全国第四届二语习得研讨会”上宣读。

16.Cognitive environment and L2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rticles, 20084月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举办的SLA Graduate Symposium of America 2008(全美二语习得研究生2008论坛)宣读。

17.The computation of uniqueness and L2 acquisition of English articles, 20089月在美国康涅尼格州立大学举办的Genera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Acquisition, North America 2008(北美语言习得生成学派2008年会)宣读。

18.从音韵迁移的角度探讨汉语量词对英语冠词二语习得的影响200812月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举办的“第7届泛亚太语言学研究会”上宣读。


获奖荣誉

1.2010,华南理工大学优秀研究生级主任

2.2012,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一等奖

3.2013,华南理工大学本科教学优秀教师“南光奖”

4.2014,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一等奖

5.2016,华南理工大学“最受欢迎的研究生导师”奖

6.2017,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一等奖

7.2019,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优秀奖

8.2020,广东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招生方向

1.博士招生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博士后招生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学术硕士招生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4.专业硕士招生方向:英语笔译


电子邮箱

flmyang@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