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期博士学术沙龙——关注能源问题,走近燃料电池
作者:     更新日期: 2014-05-09     访问次数: 431

2014418日晚7点,由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会大学城校区执行委员会主办,我院团总支、研分会承办的第22博士学术沙龙系列活动在B4-213顺利举行,大学城校区部分学院老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燃料电池,绿色能源创想曲,邀请了环境与能源学院的蒋仲杰教授和冯春华副教授,以报告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带领我们走进燃料电池的世界!

首先,主讲嘉宾蒋仲杰老师围绕燃料电池,绿色能源创想曲的主题进行讲座,分别讲述了燃料电池的历史、发展历程和商业化状况,对燃料电池的作用机理和分类都进行了详细讲解,并表示燃料电池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后,座谈嘉宾冯春华老师就水处理过程中各流程所涉及的能耗问题与蒋仲杰老师及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互动交流,提出了从废水中回收能量的观点,创新性地将环境污染治理与燃料电池的新能源方向结合起来。此外,冯春华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当前从事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相关研究经验。最后,与会学生积极向老师发问,提出质子交换燃料电池的相关问题、阳离子和质子交换膜的概念问题以及燃料电池中应用到的催化材料的替代等问题,两位老师对此都分别作出了详细的解答,现场氛围十分活跃。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对燃料电池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与认知,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并扩大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

嘉宾简介

蒋仲杰,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理学博士,洪堡研究学者。主要从事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能源相关材料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复合材料的理论、实验和产业化方面的研究工作。重点包括超快光谱、半导体量子颗粒的设计和制备、理论模拟、光电器件;等离子体技术在合成燃料电池和固态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中的应用及产业化研究等。现为华南理工大学“杰出人才引进计划”启动基金项目负责人。

冯春华,现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副教授,博士,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近五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华南理工大学中央高校业务经费3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参加企业委托横向项目1项。发表SCI论文39篇;第一作者(含通讯作者)SCI论文18篇,其中17篇论文发表在JCR分区2TOP以上的期刊上。申请中国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已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要研究兴趣为基于环境电化学技术的污染物定向转化与资源化原理及应用、微生物燃料电池、环境友好功能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