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学理念体现需求特色;创新教学内容体现学科特色,创新教学方式体现教学特色。华南理工大学老年大学对如何办学才更具高校特色开展了新的探索,开办了单人国标舞班。我们作为该班的老师,对课程教学进行了新探索,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及教学手段、课堂组织都做了多种新的赏试。学员反映热烈,深感这样的教学别具特色,他们掌握了所学舞种正统的“国际标准”跳法及前沿的、流行的技术与技巧,感受到很多专业的、科学的训练方法,学员舞艺有明显的提高。下面就课程教学的一些新探索略陈管见。
一、单人国标舞创新教学理念,满足学员多元的学习需求
众所周知:国标舞是双人舞,两人合作配合共同起舞,需要相对固定的舞伴,大大地限制了很多想学国标舞但又没有相对固定舞伴的老年学员。老年大学舞蹈班女多男少,找舞伴确有困难。
单人国标舞班的教学定位为学习国标舞各舞种的个人基本功、基本元素、技术与技巧、基本原理、形体及协调性的训练、指定步型等内容。单人完成,虽然不教授双人配合,但学习内容都是国标舞的关键所在,而且不分男女,不受舞伴的约束。
单人国标舞班的教学方式,与专业训练方法大部分相同,让业余学员感受“专业训练法”的科学、系统与全面,受到不少学员的欢迎。单人国标舞有一个特点,追求动作的完美、标准,非常适合一些喜爱国标舞、想正规学习提高技艺、回炉学习或新学想打好基础的学员。这样的教学内容在目前社会上也好,老年大学也好,都非常少见。而且由于教授内容涉及个人的技术专利及技术秘密,社会上的这类培训班学费都非常贵。学员们因为在老年大学找到这么一个平台,近乎专业一样的教学而感到欢欣鼓舞。改变观念,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才会有所创新,既满足学员的需求,又体现学科特色。国标舞在舞蹈当中是一个较特殊的舞种,它有别于多数人认识的交谊舞、舞厅社交舞。它集艺术、竞技等综合美学知识技能于一身,不局限于人们一般认识上的娱乐、休闲、社交、健身等功能,它已经是一种高雅的舞蹈艺术。
二、单人国标舞教学别具一格,走专业教学与业余教学结合的中间路线
有人认为,面对老年人教学不用那么专业,舞蹈舞蹈、动动手、健健身、意思意思就可以了。看不到不少学员有追求、想提高,渴望真正学到一些专业知识和技能。作为老师在教学上不能忽悠了事,要保证教学质量。不然老年大学就真的成了“托老所”,或者只是用来为他们提供活动的场所。老年大学的办学是业余教学,但与专业教学并不矛盾。老年大学毕竟是一个学校,要学习总要学真知,虽然老年学员的能力有高低,可以学多少算多少,不要强求。但是,老年大学老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就应有一种社会责任和使命,传播真、善、美。
单人国标舞的教学理念应是在遵循国标舞教学规律、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员的实际能力、程度、兴趣爱好等进行教学设计和编写教学内容。参考专业舞蹈训练方法,采取与大多数舞蹈老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即:协调性训练、动律训练在先,然后是该舞种的原理、元素等关键技术、技巧进行有深度的剖析、分解练习、要点式的概括和量化训练,清晰明确地解密技术、技巧,最后才进入指定步型、步法和单人套路组合。其教学效果是学员的动作标准、规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有些学员反映,学了十几年的国标舞,从来都没有像现在这样清晰理解并掌握国标舞的基本跳法和要求,想不到业余学习也能享受到近乎专业的教学。
业余教学与专业教学不同,但可以参照与借鉴专业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其科学性。老年大学学习舞蹈有一个有利条件是有相对稳定、较长期学习训练的时间,可以采用较专业的训练方法。当然业余训练也与专业训练有所不同,应该提醒学员量力而行,不强求一定做到,因应自己的身体条件,能做多少算多少。目前,大多数国标舞老师采用套路组合教学、“熟能生巧”式的训练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扫盲、速成式的学习。不同的教学目的,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定位,而不同的教学定位,决定了不同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教学手段;不同的需求对教学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评价标准。
单人国标舞班采用综合、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体现与其他舞蹈班有所不同的、别具风格的教学。教学中力求做到:1、循序渐进(添加式)和深入浅出(揭秘式的剖析分解动作)相结合; 2、每节课的难点与切入点的结合; 3、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愉悦、快乐与学习相结合; 5、基本原理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形成既能适应 老年学员业余学习,又不偏离专业要求的多种教学模式。
开设有特色、高水平、高品位的单人国标舞课程,需要我们老师长期不懈的努力,不断完善、改进、创新,不断提高素养、厚积薄发,因材施教。
2015年6月26日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老年大学国标舞课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