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老年大学在校委会的带领下,走过五个年头,五年来,我们的学员从当初的400-500人次/学期,发展到目前1700多人次/学期。各种适合老人特点的课程班越办越多,其中书法、绘画、摄影、钢琴、古筝、电脑、旅游英语、声乐、国标舞、民族舞、瑜伽班等尤为受学员们的欢迎。学校发展速度快,学员人数逐年上升,每年都在增设特色班,对教学管理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班主任是教学管理中的重要一环。班主任负责挑选各班班长,在教学上要与老师保持沟通,听取教师学员的意见,进行双向反馈,以求教学效果最大化;在学员方面,要保持教学环境健康有序,创建良好的精神氛围,让学员们身心愉快的学习。
一、放手让班长发挥作用
做好课程教学管理工作,班主任首先要做的是,为班里挑选有责任心,工作热情,不怕吃苦受累,不怕受委屈的班长,这是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前提条件。当班长人选决定后,班主任主要的工作就是多与班长沟通,放手让班长发挥作用,而不是保姆式的大包大揽。这样的好处是,班长有充分的权利,自主管理班里的事情,当班长有问题需要班主任出面时,班主任协助解决。班主任在校委会、老师、班长中架起桥梁。
例如:今年按惯例老年大学在六月份要办艺术节,进行学员的学习汇报展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检验平台,学员们把学到的才艺在这个舞台上展示,追求他们年轻的时候没有机会实现的梦想。文化艺术类课程是学员们热衷参与的课程,去年放寒假前,舞蹈班的学员们就已经开始积极筹备六月份的演出节目了。作为班主任,我只有全力支持,我们开了几次小会,选好曲目,定好舞蹈需要多少人参加,然后把决定告诉老师,请老师在假期中先构思一下队形的编排,做到心中有数。
春季开学,我负责的9-10班中,由老师和班长挑选出12名学员参加舞蹈“板兰花开”的排练,2个班的优秀学员在一起完成一个舞蹈,从人员配备上看是最佳的,但当排练一段时间后,出现矛盾,2个班的学员都认为自己跳得好,10班的学员不听从9班的艺术指导的调配,(这个艺术指导就是节前就积极筹备的骨干之一,她对艺术的追求很痴迷,要求完美),10班抽调的学员比9班多,而10班的班长个性很强,是这个节目的负责人,她们意见不和,在劝说无果下,最终导致艺术指导退出,这样的局面是我没有预料到的。当初的主观愿望是,通过老年大学的展演平台,把年轻老师的优秀作品通过优秀学员的演绎,作为精品课程推出,现在演出结束,这个舞蹈反应不错,但与我的初衷还有一点距离。
在这个演出项目执行中,班长全权负责,我没有过多干预,她需要排练场地,需要服装,我帮她联系,解决,不定期去现场看她们排练,并对她们的排练提出要求,给她们鼓鼓劲。当班长为她演出做指挥的服装发愁时,在演出的最后一刻,我帮她找到适合她服装,她很开心,我们配合默契。
在高校老年大学,学员素质是比较高的,当选定班长人选后,要给班长管理全班的权利,以10班为例,这个班长退休前是个处长,在管理上有一套办法,她把40多名学员分成若干个组,每个组有组长,这些组长把跳的好的学员放在前面,领着大家跳,每次在老师上课前,提前半个小时,练习前一节的课程,这样的好处是,巩固学习内容,节约了大家的时间,班长的做法深入人心。
二、帮助老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质的师资资本,是老年大学办学的重要资源和生源保证。华工老年大学的师资是有老、中、青年人组成,他们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有国内外获奖无数的摄影家、书法家、舞蹈家、钢琴家、古筝演奏家、歌唱家等等,还有一批充满爱心愿意为老人服务的年轻老师。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班主任要关心爱护年轻教师,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
我负责的2个舞蹈班,是年轻老师杨希任教。杨希老师是华南师范大学舞蹈专业毕业,曾代表广东省文化厅赴日本进行文化交流,在国内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是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去年到我校任教。他的舞蹈刚劲有力,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有活力、有生气,他的舞蹈编排独到,舞台表现效果好。
在老年大学的民族舞舞蹈班是清一色女性,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女性化的舞蹈,以柔美为主,杨希老师的舞蹈虽然很美,追捧的人却不多,他教学严谨,认真,对每个学员的动作都会进行纠正,刚开始教舞,经验不足,学员流失比较多,学校主管部门着急,班主任也着急。
通过对其他老师教学的观察,我会不经意的给他一些建议,希望他不断的有些改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如果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让他学着去做,会伤了老师的自尊心。反之,如果学员希望老师多做几个示范,在不同的角度能够看到老师的动作,就很容易被人接受,对有些学员要注意方式方法,适当放宽要求,在与杨希老师几次沟通后,他的教学有明显的改观。
三、与学员沟通,营造良好教学环境
我负责2个钢琴初级A班.B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两个班中,一个班是已经学了两个学期,一个班是已经学了三个学期,2个班共有51人. 在此之前,我曾是初级B班的学员,因此对班里学员的情况比较清楚,在今年准备展演的节目中,考虑到钢琴四重奏钢琴的节目年年都一样,比较单一,我决定今年搞一个钢琴伴奏,由钢琴班的学员来演唱,这样的好处是除了秀钢琴伴奏外,有更多的人参与演出,从另一个层面,展示钢琴班学员的多彩风姿。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钢琴班梁茹哲老师后,她非常支持,并积极找来了两首好听的苏联歌曲钢琴谱,一个班选出一个学员分别弹奏“纺织姑娘”,和“山楂树”。我在B班选出4-5位合唱团员,在A班把这个决定告诉大家,希望喜欢音乐的学员报名,结果一下就报了8-9个,大家非常踊跃参加!这个场面对我触动很大,原来大家都那么喜欢唱歌,我们没有权利替他们做主!于是,在B班重新报名,结果也是报名7-8个人。演出队伍拉起来了,我们用每周一A、B班分别上课的空隙时间,在A班上课时,我跟B班排练,在B班上课时,A班下课我们继续练,A班唱中音,B班唱高音,分别进行排练。
当一个月过去后,A班担任钢琴演奏的学员退出,怎么办?“山楂树”这首钢琴谱比较难,A班没有人能弹,而我们的合唱队已经开始排练这首歌了。我决定再让B班的学员邱韶华来担任,她刚做了外婆,家里很忙,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除了上课作业,还要完成两首新曲,她的压力非常大。这个学员能力非常强,为了大家能够唱好歌,毅然接受了任务,B班的邢萍珍自告奋勇当钢琴候补,保证大家正常排练。我们的合唱分2个声部,“山楂树”有领唱,有伴唱。三个月后,我们进行合排,声音不和,单独声部唱时都很好,我们就用朗颂法,逐字逐句反复念,再唱,然后我一遍一遍地录音,大家听,谁的声音冒了,谁的声音白了,一点一点的纠正。在声音上力求大家发音一致,一同换气,相互听,相互靠,我们还有幸请到合唱团的李傅艺老师帮我们在声音上进行调整,指导。
艺术来源与生活,要高于生活。声音调好了,我对她们的表演提出要求,还请了一些老师做观众,一个一个检查脸部表情,谁没有笑容,谁的眼睛游离了,指出来,让她们调整,大家都非常认真,努力把最好的状态献给观众。
后来因为整体演出节目太多,我们的“山楂树”没有上。最终我们上台演出是16人,虽然没有全体上台,但是通过这段时间训练,大家知道合唱是什么,是一支有好声音的队伍,去掉个性,融入共性,长期磨合产生出来有音乐素养的队伍。展演结束,大家对我们的演出给予较好的评价,许多观众说,你们唱的真好听,你们的歌声把我们带到年轻时代!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艰辛的付出得到回报,我们在这里收获的是快乐!是友谊!大家认为这次演出非常值得。
班主任工作通过与班长、老师、学员的沟通,让我体会到,我们是老年大学的一员,既是管理者,也是参与者,身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作为课程班管理者,要以一个点带动一片,这个点就是班长,当我们把每个班的点布置好后,管理轨道就可以运行了,我想这种管理模式 ,是我们应该去追求的。
2015年6月26日
(作者:华南理工大学老年大学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