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团队
华南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是国内成立较早(2004年)的知识产权专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机构。2004年学院成立后成立了知识产权研究所,负责知识产权教学与科研工作。2008年1月正式成立知识产权系,主要职能为负责开展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工作。同时,保留知识产权研究所,主要职能为负责知识产权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知识产权系主任为关永红教授,系副主任为孟祥娟教授;2007年后又组建了独立的“兴华人才”知识产权学科团队,进一步整合知识产权研究力量和教学力量,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学校、学院的支持和团队教师的努力下,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专业与学科发展规划,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学历人才培养体系。知识产权专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知识产权科学研究获得了丰硕成果。知识产权社会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知识产权对外合作交流全面深化。经过近十多年的建设,我院知识产权专业与学科已经成为泛珠三角区域领先、国内居前、国外具有影响的优势专业和学科。
1.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院已形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知识产权学历人才培养层次的全覆盖。包括:(1)知识产权本科专业;(2)本科知识产权双学位(面向非法学专业);(3)知识产权专业辅修(面向非法学专业);(4)知识产权通识课程(面向非法学专业);(5)知识产权法学硕士(二级学科独立招生);(6)法律硕士(知识产权方向);(7)民商法学法学硕士(知识产权方向周末班);(8)民商法学博士(知识产权方向)。
2.人才培养成果:自2004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方向硕士研究生(2010年招收法学硕士周末班“知识产权方向”研究生),至2017年已经毕业研究生500多名。研究生就业率97%以上。自2008年开始招收知识产权专业本科生,至2017年,已经累积招生300度人,已经毕业本科生180多名。本科生就业率93%以上。自2010年起在全国高校中率先为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知识产权概论》必选课程(后改为通识教育核心课程),至2017年1月修课学生20000多人。
3.科学研究成果:知识产权研究团队具有承担国家及区域知识产权项目研究的优势和研究经验。2005年以来已经承担的国家、省部级知识产权研究项目超过150多项,其中包括:(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广东省社科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国际合作项目;(3)其他级别项目。科研经费数量居于学院科研团队的领先位置。2005年以来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公开出版知识产权学术专著及教材15部。
4.师资团队:知识产权系(研究团队)现有专职教师(研究人员)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0人。同时,外聘著名知识产权专家教授8人担任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外聘校外研究生导师20余人。
5.交流、合作与培训:知识产权学院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广东省知识产权局及国内相关知识产权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华南)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局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与国内外研究机构保持便捷沟通管道,积极实现知识产权研究资源共享。知识产权教师参加国内外知识产权学术研究会、研讨会、专题会。已经与美国、马来西亚、印度、我国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知识产权学生、教师交流互访机制。
附专任教师简况:
姓名 | 职称 | 学位 | 研究方向 | 导师 |
关永红 | 教授 | 博士 | 知识产权理论与实务、民事法律制度 | 博导 |
孟祥娟 | 教授 | 博士 | 著作权法、知识产权制度 | 硕导 |
杨雄文 | 教授 | 博士 | 知识产权制度、专利法 | 硕导 |
谢惠加 | 教授 | 博士 | 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法 | 硕导 |
王岩 | 教授(外聘全职) | 硕士 |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 硕导 |
周莳文 | 副教授 | 博士 | 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商标法 | 硕导 |
李春芳 | 副教授 | 硕士 | 商标法、知识产权制度 | 硕导 |
黄保勇 | 副教授 | 博士 | 电子商务法、知识产权制度 | 硕导 |
万小丽 | 副教授 | 博士 | 知识产权管理、专利法 | 硕导 |
张云 | 讲师 | 博士 | 知识产权许可、知识产权制度 | |
王子灿 | 讲师 | 博士 | 知识产权制度 | |
杨源哲 | 师资博士后 | 博士 | 竞争法、知识产权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