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articleList.items[0].time}} 单位:{{articleList.items[0].from}} 浏览量:
5月22日,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土木与交通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华南理工大学中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我校五山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广州市13所中学32支队伍近120名师生和家长参与了此项活动。活动共由校史馆参观、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建筑结构科普讲座、作品模型加载比赛等相关环节组成,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赵红茹、学校党委委员、土木与交通学院院长吴波,土木与交通学院副院长季静,党委副书记王磊,土木工程系陈庆军副教授等出席了比赛活动。

合影照片
一大早,各中学师生携带作品模型来到校园开启一天的活动。

校史馆参观照片
活动第一站是校史馆。在讲解员生动、细致的介绍下,参赛中学师生们一起跟随馆内展板和实物,穿越时空,回顾学校办学历史;当看到琳琅满目,既有历史厚重感,又蕴含着时代气息的相关图纸、手稿等历史资料时,师生们不时发出赞叹声,了解到我校近百年文脉,近些年来取得的办学成就。

参观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为弘扬科学精神,普及建筑科学知识,让中学生们提前了解大学实验室和科技创新,帮助中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带领参赛师生前往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实地参观其中的结构实验室、风洞实验室。专业老师的现场讲解让中学生们开拓了视野,了解了建筑结构和实验的重要性。实验室老师们表示热烈欢迎中学生们再次来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参观,欢迎中学生们报考华南理工大学。

陈庆军副教授作《形态万千的建筑结构》科普讲座
为帮助参赛中学生了解生活中的结构知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仅2位),曾连续10多年指导竞赛的土木与交通学院陈庆军副教授给参赛师生们作了一场《形态万千的建筑结构》科普讲座。陈老师通过丰富的图片、视频、数据对比形式,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地介绍了古今中外的经典建筑结构和著名建筑大师,科普了房屋抗震、大跨度桥梁知识,内容丰富,语言幽默。讲座中间举行了《结构知识一站到底》的互动竞赛活动和提问,学生们踊跃参与,热情高涨。中学生们在赛后问卷调研中纷纷表示,此次讲座他们学习了建筑结构知识,对土木工程专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增长了阅历。

比赛加载环节
下午14点,参赛师生一行来到清清文理楼比赛现场。竞赛以“二层房屋建筑结构竖直荷载极限承载力模型实验”为题,参赛队员们在经过前期模型制作、现场称重和拍照、加载等环节,最后由工作人员计算分数评定奖项。在加载比赛环节,赛场上喝彩声和惊叹声不断,每一支队伍都在为了自己的作品能更好一些而竭尽全力。

学院吴波院长前来观赛
学校党委委员、土木与交通学院吴波院长前往现场观赛,表示学院其他专业可以尝试举办此类既能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又能发挥团队精神,寓教于乐的比赛。
经过激烈的角逐,共评选出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5项、最佳制作奖2项、最佳创意奖2项。

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赵红茹主任致辞
闭幕式上,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赵红茹主任致辞。她对各参赛中学师生和家长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承办此次比赛活动的土木与交通学院师生们表示感谢。她指出,举办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是希望大学和中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好无缝对接,希望中学生提前了解大学,在活动中探索自己的兴趣点,通过勤奋学习将来考上心仪大学,报考感兴趣的专业,成就更辉煌的自己。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与在场的各位中学生再次在美丽的华园相遇。陈庆军副教授对作品模型进行了点评,指出其中闪光点和不足。

季静副院长颁奖

王磊副书记颁奖
随后,各位领导嘉宾为获奖的中学生们颁奖并合影留念。

获奖队伍大合影
据悉,自2018年,华南理工大学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由学校招生工作办公室、土木与交通学院联合主办,土木与交通学院团委、结构协会承办以来,已经累计举办3届,共有广州市、深圳市近30多所中学近300多人次参加,成为深受中学生欢迎,集专业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
邀请赛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赛原则,倡导培养兴趣、展示才华、提升能力、享受过程的竞赛理念。邀请赛的举办旨在激发和培养中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知识探索,加强各中学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实现高中与大学间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探索选拔优秀高中生进入大学学习的模式。
(图/文 土木与交通学院采编组 招生工作办公室 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