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别:第五组
小组成员:王奕可(组长)、李潇聪、吴之骁、蔡良怡、彭润杰
汇报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
汇报简介:汇报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背景,并以全球战疫与生态治理作为两个分析案例进行讲述。
报告精选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全球化在推动世界普遍交往的同时,也导致了不确定性和
安全性的增长。面对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未来,如果没有了共同体的“呵护”,原子式的国家往往表现得心神不宁,缺乏安全感、归属感,似乎是一个被抛于荒野的“弃儿”。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维护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中国问鼎世界强国之际,对于“中国到底想要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一问题的回答。
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国内外疫情形势,高度重视抗疫国际合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频频开展元首外交,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为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全球抗疫斗争凝聚共识与合力,注入信心与力量。在这场全球抗疫行动中,中国不但以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同疫情展开顽强斗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为全球疫情防控赢得时间、注入信心,更秉持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为维护世界各国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贡献、树立榜样。
从根本上说,环境问题是文明发展模式问题。要将生态环境问题处理好,就要深入考察生态安全问题、生态制度问题、生态价值问题、生态文化问题、生态发展方式问题等。生态治理,要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在承认不同发展阶段、发展权利、发展模式的前提下,寻求生态问题的化解之道。生态价值问题主要涉及生态价值观念主导下的生态权益保护和生态责任划分问题。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打造平等相待的伙伴关系,这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权力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只能建立在合理表达和分配共享利益的基础之上,以及正确对待共同体的领导力量与成员力量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
中国一直坚持互利共赢原则发展与沿线各国的关系,坚持和平崛起战略,让中国的溢出效应为世界创造可以共享的利益。它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维护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需要,它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让中国、让全球越来越好。
(图文/研究生2019级第三党支部 许衍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