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从一粒种子到一片森林的华南理工科技特派员

发布时间:2022-10-26浏览次数:2278

在即将迎来第九个国家扶贫日之际,10月12日,教育部网站刊发了《构建“人才下乡、资源激活、产业发展”有机联动的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华工模式》经验报道。报道回顾总结了过去十余年里,华南理工大学牢牢抓住科技特派员这个突破口和纽带,探索形成的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介绍了一批成效显著、社会影响广泛、可复制推广的鲜活案例和实践成果,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和学校校庆献上了一份来自乡村振兴一线的礼物。

走出校门送去技术创新的种子

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苏健裕刚刚毕业留校工作,就赶上了学校响应国家“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号召,选派科技特派员深入企业参与企业技术创新。这让正在琢磨该干点什么的苏健裕一下子有了方向,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华南理工大学首批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出征

科技特派员在当时全国来说尚属新鲜事物,然而对于华南理工大学来说却如同一个再也熟悉不过的老朋友。作为扎根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工科优势高校,让科技和人才资源走出校门,服务产业、贡献社会,是华南理工大学由来已久的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批华南理工大学教师便利用周末时间,踩着单车来到田间地头,进入工厂车间,为珠三角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被称为“星期六工程师”。

当“星期六工程师”有了新的身份——科技特派员之后,华南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及时出台了《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办法》,从工资福利、人事考核、职称晋升等方面制订了一系列激励保障措施,首批就选派了14位优秀人才奔赴深圳、中山、梅州、清远、揭阳等地,占全国科技特派员数量的1/10,成为全国选派人数最多的单位。

苏健裕被分派到了位于粤北山区的梅州。这里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属于革命老区,然而辖区内山多平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产业的薄弱,致使人口大量外流,经济发展乏力,人均GDP曾连续25年全省垫底。

跟产业对接,干点实事,把论文写到车间里大地上,这是苏健裕他们走出校门的初心。然而时隔十多年,苏健裕至今记得,当他兴致勃勃来到广东嘉应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应制药”)时,却迎来当头一棒。

一片叶子打开的科研突破口

“你回去吧,科技创新不适合我们这种传统企业。”并不是企业负责人不思进取,而是之前在科研上太多的挫折和无奈,让大家对科技特派员习惯性地打了个问号。

“但我也不能一走了之”。苏健裕从整理企业的技术资料开始做起,边整理边熟悉,细细琢磨如何改进设备,提高生产效率。

在此过程中,他发现上世纪80年代,嘉应制药的前身梅州制药厂与华南植物研究所合作,曾在梅州地区建立了一批龙脑型樟科阴香树(当地俗称梅片树)的种植基地。后因种种原因,项目中断。这种树的枝叶富含名贵的右旋龙脑,是一种名贵的医药、日化和食品用原料,在当地被誉为“植物黄金”,但长期受限于进口,价格飞涨,成为嘉应制药的原料“卡脖子”难题。苏健裕想重拾这个已经完全荒废了的项目,为企业破解发展“紧箍咒”。

跋山涉水遍寻“植物黄金”

汇报之后,这一想法得到嘉应制药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全力支持。接下来的日子里,苏健裕带领团队跋山涉水,走村入户,走遍了梅州及周边46个县区,“大概筛选了有近万株才找到合适的梅片树,接着用此培育出20多万株幼苗。”随后,在华南理工大学食品、医药、化工等多学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开发了良种无性快繁、龙脑高效提取提纯、高值化综合应用三大核心技术,突破了技术难关,天然右旋龙脑的国产化在这片山野间蓬勃生发。

在另外一片土地上,为揭阳市广东帝浓酒业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曾新安教授也在学校的帮助下取得了突破。他和企业共同研发的“高强电场酒类催陈技术”通过了省里科技成果鉴定。通常用传统方法要花几个月的工序,采用新技术后,每小时可处理1吨以上,能耗小于3千瓦时,大幅度减少了企业的场地、设备成本,加速了资金周转。由于拥有独家技术,帝浓酒业在当时不仅没有受到金融危机影响,企业产值还得到进一步提升。

取得了扎实的经验后,华南理工大学加大了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力度。自2008年以来,华南理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特派员超过1600人次,派出人数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居全国高校首位。仅涉农领域,就服务了700多家企业,承担乡村振兴各类项目236项,孵化创办企业1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10万多个,为企业增收超过百亿元。

为脱贫攻坚栽下“致富树”

成绩的背后,不仅有着科技特派员的汗水和心血,还有着学校的倾情投入和全力支持。比如,科技特派员打通了技术制约,但如何落地转化助力产业发展,如何能让科技成果更好地惠及当地百姓,就是学校必须破解的新难题。

面对苏健裕团队的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华南理工大学充分发挥科研、技术、人才、智力优势,学校领导也多次前往梅州调研,协调各方资源,以学校专家的技术成果作价入股,联合嘉应制药和梅州乡贤凌凤清先生共同成立广东华清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推动梅片树产业的发展。随后,在学校帮助下,右旋龙脑开发团队整合了政府、企业、银行、农户四方力量,引入金融产品,为农户提供贴息贷款和保价收购,让农户没有投入负担和销售顾虑。此外,团队还组织开展常态化培训,为超过6000人次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就这样,克服掉资金和技术的“拦路虎”后,当地农户积极参与梅片树种植,共享发展成果。

苏健裕指导质检员进行天然右旋龙脑质检

如今,华清园公司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行业标准制定者,梅州成为国家首个南药梅片产业重点示范基地,梅片树种植面积达3.1万多亩,单一连片规模全国最大。3200多户农户参与梅片树种植,户均增收2万多元,提供就业岗位4300多个,吸引大量外出人员返乡就业创业,重点参与梅片树产业的10多个村庄被评为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

利用学校的资源优势,曾新安也主持建设了岭南特色水果酿造广东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自主开发出荔枝、柚子、木瓜等多种热带果酒,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惠及10万果农,每户平均增加收入5000元,成为广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合作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成果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

  

科技特派员们在一线考察调研

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特派员工作获央视、《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等20多家权威媒体推介,农业农村部点赞栽下了“致富树”,苏健裕被评为“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曾新安获得广东省“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

 打造乡村振兴的“科技林”

十年来,我国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这十年里,华南理工大学科技特派员们深入一线,相当一部分进入农村开展科技帮扶。他们奔走在田间地头考察调研,直接参与技术创新,科技赋能激活当地特色资源,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绿富双赢”。仅在广东省内,就已经有57名科技特派员形成19个团队,派驻进17个省定建档立卡贫困村,针对农村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了约3000人次的技术培训,带动约8000农户受益。

近三年,华南理工大学与清远、河源、茂名、揭阳等地区超过50家农村领域企业签订了合同,合同经费累计超过3000万元,建设了3个乡村振兴领域校企联合实验室,攻克了医药新材料、食品加工、生态保护、农牧业等领域多个技术难题,在农村加工产业,农村旅游,环境治理等产业领域研发了一大批成果。可以说,华南理工大学不断深化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华工模式,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栽下了“致富树”,打造出了“科技林”。

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华工模式

实践证明,华南理工大学派出科技特派员下乡,科技赋能激活当地特色资源,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绿富双赢”乡村振兴,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和路径。为此,学校出台了科技特派员选派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华工十条”等系列激励和支持政策。

学校将这一模式在教育部部署的定点帮扶县云县大力推广,取得良好成效。例如,针对云县重要酿酒产业需求,派出曾新安作为科技特派员,在当地龙头企业——茅粮酒业集团设立“专家工作站”,攻克了白花木瓜酿酒口感酸涩的技术难题,推动木瓜种植面积从9.4万亩增加至30万亩,创设了就业岗位超过1000个,累计带动4万贫困人口人均增收2618元/年,对该集团司岗里果酒系列的贡献达9000多万元。

此外,学校为返乡人员何凤春创办的云县信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派驻科技特派员,建立“云县特色生物产业研究中心”,攻克滇龙胆主要生物活性物质龙胆苦苷和当药苦苷等的提取分离及工业化生产、清心降火龙胆茶高附加值开发等技术难题。在华南理工大学帮扶下,何凤春所带领的农村合作社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3万亩、古茶园300亩、养蜂基地100多个。截止2021年底,合作社社员共450人,其中外出返乡的社员有203人,涉及农户数超过10万人次,累计带动中药材农产品销售产值达3亿元。

未来,华南理工大学将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不断深化和推广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的华工模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转自: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