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教授应邀参加高校公共外交论坛
发布时间: 2016-09-23 浏览次数: 573



安然教授发言赵启正主任与安然教授亲切交谈
安然教授发言赵启正主任与安然教授亲切交谈
安然教授回答学生提问与赵启正先生合影
安然教授回答学生提问与赵启正先生合影


中国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专业委员会筹备会合影  

  

9月19日,第二届高校公共外交论坛在江西九江学院召开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媒体代表参会。基地主任安然教授应邀参加会议,方艳芹、谷欣然随同参会。

受邀出席研讨会的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认为,“一带一路”想成功,公共外交要先行。他认为,各高校当前不仅要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共同探索公共外交研究,还要开设公共外交课程,把公共外交的意识推广开来。

在“公共外交”专题研讨交流活动中,安然教授受邀作了高校华裔留学生的公共外交发言,她介绍了华裔新生代成为公共外交行为主体的可能性与障碍性,展示了华裔新生代公共外交能力量表研究的成果。赵启正主任对我院华裔新生代公共外交的研究高度肯定。他说,政府往往会成为公共外交的主导力量,在中国政府的主导下,华裔新生代是公共外交天然的双向桥梁,他们会自发地会向外国说明中国,同时也向中国说明他所在的国度。

会上,各高校学者纷纷就公共外交主题做了演讲汇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周庆安为在场嘉宾介绍了近年公共外交研究的趋向,从问题意识、方法导向、实践推动三个方面对公共外交研究的热点议题进行了梳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雷蔚真对传播学视角下的公共外交进行了学理探索,指出传播是外交的本质,公共外交需要与传播全面、深入融合。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吴瑛教授以“周边国家与公共外交”为题,提到当前我国公共外交活动中所面临的文化形态、舆论、周边战略等诸多问题,对舆情分析、精英分析与平民公共外交三个方面作了具体介绍。

会后,安然教授与九江学院学生代表进行交流,重点回答了大学生如何做好公共外交的问题,安然教授认为大学生首先要提升自身素质,建立公共外交意识。晚上,与会专家探讨了“中国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委员会”筹备会,为公共外交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本次会议旨在以各地高校为依托,发挥学科优势,共同探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高校公共外交研究。这次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深度探讨公共外交领域的诸多问题,在增进各高校之间友好合作的同时,促进高校在公共外交中的推动力。(图/文  谷欣然   方艳芹)

中国 广州市 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B1楼 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61 E-mail: gdpdic@scut.edu.cn
The Centre of Public Diplomac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1-2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