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大师、美国夏威夷大学成中英教授纵论“生命理性与文化繁荣”
发布时间: 2016-05-17 浏览次数: 332


成中英教授学术报告会

安然院长主持学术报告会

成中英教授学术报告会安然教授主持学术报告会

颁发聘书

认真听讲

颁发聘书认真听讲

留学生提问

合影

留学生提问合影

5月13日下午,应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的邀请,世界哲学大师、著名管理哲学家、C管理理论创立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成中英教授在基地举办题为“生命理性与文化繁荣:语言、知识、伦理与精神信仰”的学术报告会。安然教授主持报告会并为成教授颁发广东省人文社科国际创新平台“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荣誉主席聘书和国际教育学院客座教授(Visiting Chair Professor)聘书。刘程副院长、杨浩松副院长、胡永健副院长、全体教职员工、中外硕士研究生及慕名而来的其他学院教师共70余人参加学术报告会。

围绕生命理性与文化繁荣的关系,成教授娓娓道来,为大家作了详细的讲解。指出,在人类多元文化体系中,要建立一个涵盖人类多元文化的整体世界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实现文化的真正繁荣,而生命理性是基础。

成教授用富有哲理性的语言向大家阐释了生命理性的概念。“存天理,灭人欲”,天理与人欲不能分开。“没有不属于一个集体的个人,也没有缺乏个人的集体”。在群体中,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不以个人喜好为标准,另一方面,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形成群体的价值。我们要从“生命本体”来理解“生命理性”。成教授强调,“生命绝不是只是欲望的冲动,生命包括理性、欲望、情感、意志,生命是发展中的整体”。生命可以通过理性的方式来了解和补充,理性的好处是让你可以更亲民的方式去了解事情,形成整体的概念。生而有知,知而后有义,人是生命理性的载体,人类要发挥生命理性,才能使文化繁荣起来,文化的内涵就是生命理性。

成教授从文化的内容即语言、知识、伦理与精神信仰四个层面展开对生命理性的阐释。语言的作用在于表达自己,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需要大家去共同分享才会丰富起来。每个族群有自己的语言,不同的族群的沟通需要磨合的过程。成教授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讲述了在火车上遭遇的一段奇妙的故事,向我们通俗的讲解了语言与沟通、交往与传播的关系。知识是行为的基础,虽然文化有差别,但语言知识是走向世界的重要基础,它们是非行为的,伦理和精神信仰是行为的,非行为是行为的基础。文明的冲突并非因为语言、知识的差异,而是由于伦理和精神信仰的差异。伦理是社群内的价值,“知难行易”还是“知行难易”?成先生认为各有各的易,各有各的难,不能一概而论。其实“先行后知”、“先知后行”、“同知同行”都是可以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伦理是个人的管理,管理是群体的伦理。”他认为,儒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现象。一方面,宗教可以不知而信。儒家是“尽性、知人、知天、知己”,先知后信,另一方面,人类宗教分为潜在的信和明显的信。有些宗教围绕个人,是明信。而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信就是行。所以人类通过生命理性可以追求一种文化繁荣,但是要充分发挥生命理性,充分尊重生命,理性开明的整合经验,对文化繁荣做出贡献。

报告会后,听众踊跃提问,成教授用中英文一一耐心解答。

81岁高龄的成先生坚持站着完成长达三小时的演讲和答疑。成先生以其贯通中西的学识、抽丝剥茧的逻辑、鞭辟入里的深邃、幽默风趣的语言,给大家带来无比丰富的精神盛宴。(图/文 郭雪娇 朱雅洁)


中国 广州市 大学城 华南理工大学 B1楼 广东省公共外交与跨文化传播研究基地,邮编:510006
电话(Tel): +86(0)20 39381061 E-mail: gdpdic@scut.edu.cn
The Centre of Public Diplomacy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1-206,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University Town, Panyu District, Guangzhou, China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