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网站:华南理工大学勇担科技创新使命 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发布时间:2021-12-24

教育部网站12月24日讯 华南理工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高校科技创新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时代使命,奋力投身科技强国建设进程,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用好“指挥棒”,改革评价体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制定或修订绩效奖励、职称评聘、人事考核、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度文件50余个。推进教师队伍“1+4”评价体系建设,以“预聘—长聘”“一院一策”聘用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专业技术职务评价体系、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和人才分类评价体系,突出品德、能力、质量和贡献导向,突出创新性、标志性和代表性科技成果,建立健全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完善以“绩效+贡献”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将“破五唯”和“立新标”并举,引导科研人员聚焦使命、服务发展、追求卓越。建立“凡评必审”“凡引必审”机制,全面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创新激励方式,设立创新创业试验区,出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的“华工十条”,充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创业动力。如,对全职或兼职到试验区开展创新创业的科技人员,设立成果推广类高级职称评聘系列和晋升通道,将成果转化纳入标志性成果,并在资金扶持、团队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试验区内实施股权转化的科技成果,其完成人和团队可占股份的70%—95%。

勇闯“无人区”,强化前沿研究。加强基础研究,打造基础研究珠峰平台、技术攻关登峰平台、国际化跃升平台等“两峰一升”工程,为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变革提供科技支持。如,以分子聚集发光新现象、新理论、新材料和新技术为研究方向,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引领分子聚集发光领域的学术高地。瞄准新兴领域,围绕高端制造、生命科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等领域,不断加强重大基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布局,推动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要突破。抢抓创新先机,构建交叉学科群和跨学科研究机构,创设“学院+高端研究院”新型学科载体。如,成立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肿瘤微环境研究所、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等,着力培养一批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掌握未来关键技术、引领国际前沿方向的工科领军人才。

敢啃“硬骨头”,突破重大难题。聚力行业升级,立足研“堵点”、瞄“痛点”、解“难点”,发挥专业特色,强化协同优势,驱动传统行业和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努力攻克关系国计民生重要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如,制浆造纸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扎根造纸行业数十年,致力解决造纸行业污染问题,产出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聚力创新突破,注重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如,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团队成功研发“高保膜”,形成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的绿色闭环产业链,有效解决“残膜污染治理”的重大难题。聚力技术支撑,建强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推动在动力电池、电机、充电以及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取得技术突破,成果广泛应用于相关行业企业,培养了一批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骨干。

共建“生态圈”,推进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产教研深度融合。汇聚政府、市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力量,探索“学院+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的产教研融合方式,形成科技创新合力,推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积极打造“点线面”结合的产教研合作模式。加强以“点”对接,选派科技特派员入驻企业,共建校企联合研发中心,已累计选派科技特派员1400余人次,共建校企研发机构100余个。如,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助力有关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惠及10万果农,合作研发及推广应用成果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加速连“点”成“线”,组建产学研联盟、产学研合作基地,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一批省市产学研创新联盟,依托共建平台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共承担1.4万余项企业委托项目,总经费超50亿元,有效盘活科技成果在体制内外的“双循环”。推动以“线”带“面”,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科技园、地方研究院等高水平科研平台和成果转化示范区,形成以广州为创新源头、沿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重点布局的“五院一园一室”协同创新体系,已累计孵化创新企业250余家,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