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关工委的奉献之歌
发布时间: 2018-04-17 浏览次数: 641


曾惠典,原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现任华南理工大学第七届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他从1999年开始参加关工委工作,担任华南理工大学第三届关工委副主任,2001年起先后担任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关工委主任。18年来,他身体力行,亲力亲为,言传身教,一心扑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上,在学校关工委起到了核心作用,荣获过“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优秀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退而不休,一心为党

曾惠典退休的时候,有的单位要高薪聘请他担任领导,有的单位聘请他做顾问,他都婉言谢绝了。但他接受了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的派遣参加广东省直属机关“三讲”教育工作,任巡视组组长,继而参加广东省高校“三讲”教育先行点和广东省高校“三讲”教育督导组工作。“三讲”教育结束后,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和广东省教育工委成立广东省高校党建巡视组,并请他担任巡视组成员。而后他又选择了学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工作,默默地为青年师生健康成长奉献自己的余热。

为下一代,励精图治

刚接任学校关工委主任一职的时候,曾惠典深感责任重大,反复问自己:(前任关工委主任)古周全老书记已树立了榜样,自己要如何才能不负老书记重托,带领学校关工委继续前进,取得更大辉煌?古周全老书记是一位离休老干部,又德高望重,本身有很多资源可发挥作用,而自己只是解放后党培养出来的老师,没有任何本钱,今后的工作要怎么开展?学校自实行省部共建之后,发展速度非常之快,如果再按照以前的发展模式和工作思路,关工委又能否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

他深深懂得,关心下一代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单凭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无私的奉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紧紧依靠学校党政领导,上下配合,多方合作,才能取得成效。

首先是主动取得学校党委的支持和帮助。曾惠典担任学校关工委主任后,经常向学校领导汇报关心下一代工作开展情况,主动取得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他的努力下,校关工委工作条件明显改善,工作章程进一步修订完善,2004年学校第一次召开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双先”表彰会并形成惯例,总结了经验,树立了榜样,鼓舞了士气。特别是在教育部党组20号文下发后,曾惠典抓住这一“尚方宝剑”,及时促动学校研究出台贯彻实施意见,使学校各级党政领导认识到学校的中心工作是育人,关工委就是做育人的工作,关工委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把关工委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议事日程,做到了思想认识、分管领导、组织协调、关心支持“四到位”。

其次,着力抓好自身建设。一方面,曾惠典积极推动建立涉老组织共同关爱“老少两代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体制。学校离退休教工党委、关工委、退(离)休教工协会、老教授协会和老年大学五个组织围绕实现“六个老有”,工作各有侧重,其主要负责人交叉任职、分工负责,形成了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和离退休工作的合力。另一方面,他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的目标,着力抓好关工委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推进工作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

第三,推动二级关工委建设。为跟上学校快速发展的步伐,2001年,曾惠典决定让关工委工作重心下移,在学院和直属单位成立了关工委分会,并根据工作内容成立了校关工委直属工作组。2011年,通过采取聘请本学院退休老同志或校关工委主要骨干担任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方式,大学城校区8个学院也成立了分会,由此全校基本实现了关工委组织全覆盖。近年来,结合“五好基层关工委”建设,积极出台二级关工委常态化建设方案,并付诸实施;他经常组织开展调研活动,同时只要有二级关工委邀请他参加有关会议或活动,他都会欣然接受,通过这样实地调研、座谈分享等,更好地掌握基层关工委工作特色与困难,发现典型,总结推广经验,研究解决问题

第四,组织好骨干队伍。曾惠典通过搭建工作平台、成立工作组的形式把校、院两级关工委骨干组织起来。学校关工委现有名师报告团、特邀党建组织员组等8个直属工作组,同分会成立的11大类工作组一起,组织了近600名离退休老同志担任骨干,1000多人参与其中。与此同时,骨干队伍老化问题也让曾惠典忧心,他多次向学校党委、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反映有关问题,也常发挥自身优势,提前与要退休的合适人选做工作,动员更多年轻的老同志加入,确保工作后继有人,队伍永葆活力。

第五,建立长效机制。在长年的工作实践中,曾惠典积极探索,善于总结规律,2009年受广东省教育厅关工委委托,主持开展了教育部关工委课题“关于建立关工委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总结出了“一中心、两围绕、三走进、十参与”的工作机制(即: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围绕党和国家的节庆日和重大事件、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走进课室、走进宿舍、走进社区,参与大学生党建、教学督导、青年教师传帮带、校园文化建设、社团指导、指导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帮困助学、心理健康教育、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题调研等十项工作)。近年来他结合学校中心工作,不断开拓思路,整合资源,发挥老同志优势,创新教育载体与形式,形成了学生党建、青蓝工程、主题教育、名师报告团等工作品牌。

在曾惠典的带领下,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工作不断出现新思路、新亮点、新业绩,开创了工作新局面,获得了“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等殊荣。

做好表率,默默奉献

岁月不饶人,曾惠典已经将近80岁了,主持关工委工作也18年了。他很希望有新的退休领导来接替他的工作,但也毫无怨言,努力站好最后一班岗。

面对关工委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曾惠典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他长期坚持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注国内外时政热点和青年师生思想动态,做到与时俱进、思想常新。每次关工委常务工作组学习,他都带头发言,畅谈体会;每次举办关工委骨干学习培训,他都结合上级精神和工作实际,认真组织报告;每年都会围绕工作重点难点,提出调研方向,组织骨干外出兄弟院校交流考察;为了跟上互联网与新媒体发展新形势,他学会了电脑和智能手机使用,为关工委网站建设出谋划策,不时向网站推荐、提供稿件,为网站内容把关等。

作为关工委的带头人,他不单谋划全局,也积极投身实践。他亲自担任党课教师,给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党员作“国际形势”报告;身为校级特邀党建组织员,与争取入党的青年师生谈话等;参与大学生社团“新瞭望学社”指导工作,举办论坛、参观等活动;参与学校心理恳谈室的值班工作,每周半天,倾听学生的心声;同老同志一同前往学生宿舍了解学习困难的学生情况,并向学校反映、解决问题,关心他们的成长……

曾惠典没有架子,非常平易近人,但他对工作的严谨、负责,却让身边的每一位同事,一次次受到心灵的震撼。前两年曾惠典因腰椎盘突出,走路困难,有些事情就到他的家中商议,有会议需要他参加的时候,同事也会开车接送。但他有时为了不麻烦同事,自己提早出门,走走停停,实在走不动了,就在路边坐一会,本来从他家到办公室十来分钟的路,他竟然走了近一个钟头。当他满头大汗、脸色煞白却按时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同事们是又感动又心疼。去年在参加教学督导委员会的一次工作会议时,有同事发现他脸色不对,老是揉胸口,就问他是不是不舒服,他说没事,可当天晚上却被家人送到医院急救。曾惠典为了年轻的一代的茁壮成长,可谓呕心沥血。

曾惠典就是这样,顾全大局,兢兢业业,关心下一代,服务下一代。每次谈起学校关工委和他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荣誉时,他总是说:“荣誉是我的,工作却是大家做的。如果说自己有什么努力的话,那就是孜孜不倦地学习,勤勤恳恳地工作”。朴素的语言,反映了他谦虚的美德和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他的身上发出共产党员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散发出老一辈对下一代的关爱。(图文/学校关工委 此文刊登在广东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通讯《关爱成长》总第9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