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机制与全球治理(3)·印学者认为金砖机制扩大发展中国家影响力
发布时间: 2017-09-19 浏览次数: 77

    金砖机制在过去十年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即将举行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任多拉·维拉普拉萨德、印度德里大学政治学教授苏迪尔·古普塔,以及印度尼赫鲁大学东亚研究中心教授谢钢。他们表示,看好金砖国家在下一个“黄金十年”的发展与变革,期待金砖国家之间更紧密、更牢固的合作模式可以重振全球经济,重建全球治理模式。

为寻找共同点提供平台

《参考消息》:金砖国家即将进入第二个“黄金十年”。您觉得在过去十年中,金砖国家取得了哪些成就?

多拉·维拉普拉萨德:仔细研究一下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自它们聚合在一起以来,贸易额一直在增长。现在,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近3000亿美元,仅印度和中国的贸易额就超过600亿美元。中国与俄罗斯、中国与南非、中国和巴西的贸易也是如此。鉴于金砖国家这个平台已为各国找到共同点提供了机遇,我认为这是一个积极发展。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国家。现在是五个国家携手共进,它们必定有所差异。差异可以被视为绊脚石,但如果解决了分歧并友好达成共同目标,就可以继续向前推进。任何新的倡议在初具规模时都会招致某种批评,但这些批评可以用于思考如何解决分歧,而不要让批评成为摧毁金砖国家合作的策略。

苏迪尔·古普塔:我认为像金砖国家这样的组织对全球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这是它们最大的成就。它们还能在反恐、网络空间、防务和其他重要战略问题上展开合作。促进增长是金砖国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金砖国家仍然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它们面临来自西方的激烈竞争,所以需要在某些领域达成谅解与合作。一些国家的增长速度和其他成员不一致,这就意味着金砖国家成立之初设定的一些目标受到了冲击。

为了整体的利益,需要协调个别国家与其他成员的关系,比如中国与印度、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些障碍要在各个层面上都得到解决。在经济上,它们需要建立联合金融机构,这能为金砖国家这个组织增加价值。它们还要集中财政资源——就像在巴西峰会上承诺的那样——在贸易、金融和技术等领域内协同合作。

谢钢:在金砖国家的要求下,全球治理结构正在逐步得到改革。金砖国家一直在批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投票权问题。201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加了中国和印度的投票权。金砖国家也在通过二十国集团、世界贸易组织等机制来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有望引领全球经济风向

《参考消息》: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下,摆在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面前的机遇与挑战是什么?

多拉·维拉普拉萨德:此次厦门会晤的主要目标是为更美好的未来建立更强大的合作关系。就机遇和挑战而言,我认为相较于这些国家共同面临的挑战,更重要的是推动共同增长和共同发展的机遇。挑战在于欧洲,从某种程度而言是在西半球出现经济衰退后出现的全球治理挑战。有一些发展中国家一直保持着7%至8%的经济增长率,尤其是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全球经济都能感受到亚洲发展的风向。这特别有益于发展中国家。

苏迪尔·古普塔:一直以来,西方世界总是对金砖国家持怀疑态度。这是因为金砖国家基本上代表了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增长,它们的增速超过了西方国家。金砖国家有望主导全球经济,它们也拿出了这样的表现。像中国和印度之类的国家表现出超越人们想像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我相信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是举足轻重的,它们有能力影响全球经济。

谈到即将召开的领导人会晤,我期待中国发挥领导作用,为今后10年的合作探明新道路。其他国家也会努力使这个组织焕发活力,并确定未来的行动方向。其主旨是不仅要推动成员国的发展,还要促进亚太地区其他经济体的持续发展。

谢钢: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一个可预测的全球和地区秩序,这增加了金砖领导人会晤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尽管有人认为中印边境对峙将对厦门会晤带来不利影响,但从前八次会晤可以清楚地看到,尽管印度和中国有分歧,但在诸如贸易等共同关心的问题上立场相同。两国正处于在全球贸易链条中融合在一起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可以预测,两国塑造金砖机制未来的作用将有所增强。

从双边层面来看,印度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投资和技术合作正在扩大。中国已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与俄罗斯、巴西、南非的经济关系也正在改善。不过,总体而言,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和技术交流还是偏少,金砖国家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更多。金砖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仅占这些国家贸易总额的4.9%。金砖国家之间的投资额也不理想,导致对国际信贷机构的依赖。希望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成立能够缓解这一状况。

高效聚合释放创新潜能

《参考消息》:对于如何有效提高金砖国家在共同建立创新性增长模式、全球治理、维护国际和平、正义与发展方面的影响力,您有何建议?

多拉·维拉普拉萨德:首要建议是,如果研究一下历史,就会发现所有金砖国家都有自己的创新潜力。举例而言,中国和印度一直以来为世界奉献了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如果考虑到这一点,这些国家在未来仍将引领这一创新趋势。鉴于俄罗斯在上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创新活动,我认为这是另一大积极因素。巴西和南非也都非常有潜力。我希望这种聚合将为它们带来一种机遇,以充分利用各自的创新能力。

当我们将全球经济治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时,尤其是在历史背景之下,就会发现建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并提出其他倡议,能够向发达国家,也就是向过去打造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发达国家施压影响力。

苏迪尔·古普塔:无论如何定义,金砖国家都是一个地缘政治组织。它是一股政治力量,金砖国家加起来拥有全球40%的人口。从这个角度来说,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已然非常强大。从增长模式的角度来说,通过分享研发与技术,它们可以实现创新。要在全球拥有影响力,像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之类的机构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

谢钢:首先,高盛公司认为,金砖国家的崛起有四个参数,即宏观经济稳定、制度有效性、开放性以及这些国家的教育水平,然而,由于持续的全球金融危机,金砖国家许多方面受到了影响。通货膨胀、财政赤字、对人力资源投资下降等问题给金砖国家带来了困扰。

第二,除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外,金砖国家经济衰退的一个原因是投资受到信用评级的影响。最近,全球三家主要的信用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和穆迪——下调了对金砖国家的评级。金砖国家在果阿峰会上已经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草案,今年的厦门会晤有可能提出成立一个金砖国家的评级机构。

第三,几乎所有金砖国家都认定恐怖主义是头号安全威胁,历次金砖峰会都提出了反恐任务。金砖五国都欢迎联合国安理会就此通过的主要决议。然而,金砖国家安全机构之间没有具体的协调,一些金砖国家在处理恐怖主义问题上也有分歧,期待厦门会晤能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金砖国家手机密度处于世界前列。这虽然解决了人们之间的沟通问题,但同时也出现了网络安全问题。虽然金砖国家已经提出在网络安全方面加强合作,但也有一些国家对网络限制和网络安全存在分歧。

第五,金砖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已经协调了立场,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支持对气候变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议。尽管特朗普政府退出了巴黎协定,金砖国家期望厦门会晤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取得进展。

“金砖+”模式更具包容性

《参考消息》:您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如何合作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苏迪尔·古普塔: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印度对支持这个计划表达了一些顾虑,虽然它常对互联互通的单个项目表现出兴趣。中国认为,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这个计划将促进亚太地区的一体化。其内容将包括修建铁路、高速公路、油气管道、电网、互联网、海上和其他基础设施纽带。

我认为金砖国家可以从“一带一路”沿途的贸易中获益,特别是像俄罗斯、巴西等一些较落后经济体。作为回报,这能加深金砖国家成员国之间的理解,促进增长。

《参考消息》:今年厦门会晤的亮点是通过“金砖+”模式为南南合作建立新的平台。您如何评价“金砖+”这一新模式?

多拉·维拉普拉萨德: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倡议。正如我在谈到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时所指出的,如果要成为真正具有代表性和包容性的体系,那么提出像“金砖+”这样的倡议就势在必行。因此,邀请大批来自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的国家参加厦门会晤将受到广泛欢迎。与此同时,它们不应仅仅成为“金砖+”的观众,金砖机制已变得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

苏迪尔·古普塔:“金砖+”模式是在金砖国家的基础上扩充而成。它使得今后的发展更加多样化,涉及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全球经济学家把它视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新模式。“金砖+”模式不仅增加了参与国家,还提供多种多样的一体化,把全球各地不同的大陆和地区连接起来。在我看来,发展中国家也能从这个模式当中获益。最终,金砖国家可以成为南南合作最具影响力的平台。此外,这个模式能让印巴之类的国家坐到同一张桌子上来,促使它们的关系破冰,考虑从贸易和投资当中获益。

  “印度制造”可学习中国经验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金砖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金砖机制进入第二个十年,成员国在金砖框架下的合作领域越来越广。就印度等金砖国家如何加强与中国合作、借鉴中国经验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任多拉·瓦拉普拉萨德。

瓦拉普拉萨德表示,西方一些经济体的持续衰退,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亚非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在世界舞台的分量越来越重,这对金砖国家也是一次非常好的机遇。如果印中都希望推动合作,那么两国能够展开合作的领域将是无限的。如果能很好地解决双边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印度就会实现巨大的经济增长。

在谈到中印合作如何更好地深入对接、实现共赢时,瓦拉普拉萨德表示,目前中印在科技领域的合作已经走在前列。中印两国可把一些科研机构聚合起来,实现科技人才的相互交流学习,在教育和工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他说,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在工业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印双方可以分享在某些领域的经验,促进两国的共同发展。印度当前正在推进“印度制造”计划,印度可以借鉴中国在工业发展方面的经验,特别是中国乡镇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因为这些企业对中国的出口增长和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高速增长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印度,目前只有30%的出口来自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如果印度能够学到中国这方面的经验,通过中国先进理念和工业技术助推“印度制造”,那么印度的发展机会将会更大。

瓦拉普拉萨德表示,现阶段,中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已经相当稳定,但印度依然面临粮食供给不足等诸多问题。通过学习中国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印度粮食生产。未来印度在农业方面还会实施多项重大改革,在这些方面中印两国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

(转自《参考消息》2017年8月30日第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