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之星——付炜“惟坚韧者方能遂其志”

发布者:吕晓婷 发布时间:2018-11-22 浏览次数:766

唯有一颗不停进取的心才能将梦想化为现实。华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级学生,电力学院学生代表付炜无疑是这句话最深刻的体现者,他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以及校三好学生称号获得者,多次在省级国家级竞赛获奖,也有获得华工优秀共青团员和2017-2018学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毕业于河北衡水中学的他,始终铭记母校追求卓越的校训,不畏辛苦、敢于挑战,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这个舞台上逐渐释放自己的锋芒。


                                 付玮在2017-2018学年度“十大三好学生标兵”评选活动决赛现场

明确目标,不惧挑战

初入华工时,付炜并未读到满意的专业。他一开始“只是单纯地认为专业要求高分数高就比较好”,想转到一个实力更强的专业,并不了解电气工程,但他还是积极筹备转专业。慢慢地,他更深入了解了电气工程,发现自己对智能电网和电子产品的非常感兴趣兴趣。前景加兴趣,这无疑坚定了付炜转到电气工程专业的信心。

不过,转专业并非易事。付炜承认,虽然成功地转了专业,但期望和现实之间还是有差距的。“我后来了解到电气工程主要还是偏强电,可能这和我的兴趣有些差别。”但他仍笑称,“知识都是融会贯通的嘛,说不定在学习的过程中就发现新大陆了”。些许的心理落差给付炜的课业埋下了危机。进入大二以后,一些难度高的专业基础课让人喘不过气,特别是转专业的学生还要面对补课这个难题,这就需要有更多的精力。“尤其是电路上和电路下同时进行,当时就很懵。”经过刻苦的付出,付炜终于度过了这一段困难时期,战胜了这个挑战。对于转专业的同学,付炜给出的建议是,要摆正心态、虚心地向班里的同学学习,同时也要跟上甚至是超过补课的进度。

自我磨砺,步步升级

课程学习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但必要的比赛与适度的竞争也是促进自身进步的良药。在学习上,付炜有一套自己的见解:“像电路、电机学、电磁场这样知识点多,公式杂的科目,就需要细化书本里的知识点,可以准备一个笔记本,把重要公式怎么来的、怎么去用总结一下,印象会更深刻”。另一方面,他认为要熟悉课本、重视课本。“刚刚接触电机学的时候,读第一遍课本时不知所云,后来一遍遍翻课本,慢慢就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

而在竞赛这一方面,付炜同样经验丰富。他认为,很多同学都有抱大腿的想法,但是当你真正用心去参加比赛时,每一个人都是大腿。或许比赛并未给你带来奖项,但它本身就是一个收获的过程,可以检测知识掌握度或锤炼思维敏捷度。付炜回顾了自己多次参加比赛的心理历程,他说,比赛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失落与希望就是会交替出现,当你走过了这些,就会发现这些经历足够深刻,这也许就是一种财富吧。”当谈到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比赛,付炜分享了自己参与今年的广东省电子设计人工智能竞赛上的经历。队伍三人,各司其职,从五月份到八月份,他们放弃了暑假陪伴家人的大部分时光,在学校积极准备,从知识零储备到写程序、制作电路板,再到最终的成品并实现功能。“我们自学、自己动手、自己焊接,在此期间经历了好多,就是不断地坚持,不断地调试,发现问题解决各种疏漏,最终在临近评审时才全部完成,很幸运的是比赛还算顺利。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近期,付炜获得了校“十大三好学生标兵”的荣誉称号。他说,在评选的过程中,他见识到了其他学院的学长丰硕的研究成果,他认为这只是他过去两个学年努力的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压力。他说,荣誉已属于过去,大三要归零从新开始,努力做到在后二分之一的大学生活中不留遗憾。  

如今,处于大三学习、生活中的付炜,会面对更多的挑战与机会,也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憧憬。“未来的话,肯定是要读研深造,因为家在北方,所以尽量往北发展,至于往哪个方向发展,暂时还不确定,时代发展变革快,顺其自然,努力做好当下就好。”

 “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做好了时间管理,找到了合拍的队友”,这是付炜在过去两年里最大的收获,也是带领他走到如今的几个智慧之举。在大学相对漫长的学习生涯中,我们难免会迷茫、会徘徊。但,只要脚踏实地去追寻自己的兴趣,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也许你就能成为那个最优秀的人。

采访 胡乐遥、杨逸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九号楼 邮编:510641  粤ICP备05084312号

联系我们 公务邮箱:x2dl@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