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电子显微学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24-09-20
字体大小:

报告人安徽大学葛炳辉教授

邀请人:韩宇 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9月23日(星期一)下午14:30

报告地址:广州国际校区C3-c204(线下报告)

欢迎广大师生踊跃参加!

电子显微中心

2024年9月20日

报告人简介

葛炳辉,安徽大学教授,电镜中心主任,Nature index rising star,皖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电子显微学会常务理事,热电学会理事。“Research”杂志副主编。主要从事:1)球差矫正电子显微学方法,像衬理论,电子晶体学方法研究;2)利用原位或离位球差矫正电镜表征材料微观结构,探索材料构效关系;3)研究材料形核、结晶生长的动力学过程。近五年材料表征方面研究工作主要发表在Nature, EES,Joule, 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JACS等顶级杂志;另外,电镜方面工作发表在Ultramicroscopy, Microscopy and Microanalysis,Microscopy,Micron等电镜顶级期刊。应邀编写电镜类相关书籍2章(节)。

内容摘要

电子显微学既包括材料结构表征方面的应用,也包括显微学方法,技术,成像原理方面的研究。本报告将分别针对上述两方面介绍最近几年在安徽大学的研究工作。方法学方面,将介绍在利用扫描透射电镜(STEM)研究摩尔条纹以及扫描摩尔条纹方面的工作,分析二者在STEM成像中的机理,并提出了利用扫描莫尔条纹测定样品厚度的方法。在应用方面,首先介绍了非晶氧化物YAG结晶的过程,首次观察到晶化过程中表面和体内分别结晶且呈多阶段的现象;发现了在非晶/晶体界面处少数原子层内会形成半有序结构,这可能是导致非晶晶化呈现多个阶段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利用金属纳米颗粒在非晶块体上生长YAG单晶纳米线的方法,并对生长机理进行了探索;其次,将介绍制备准二维六角冰膜的方法,并借助冷冻电镜观察到六角冰中存在的基面层错和柱面层错,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子束辐照作用,实现冰孔的刻蚀和修复,并对机理进行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