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4
浏览次数:498报告题目:Human-centric Visual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报告人 :黄沫教授
报告时间:2024年6月18日 周日下午16:00 – 17:00
报告地点:逸夫科学馆504会议室
主持人 :区俊辉副教授(未来技术学院)
欢迎广大师生参加!
摘 要: 射频能量采集(RFEH)尺寸小,不易受环境影响,是无源IoT技术重要的能量采集手段。集成RFEH接口则是无源IoT应用场景的强需求。然而,无源IoT应用场景对RFEH接口电路带来了以下挑战: 1)输入的射频能量过低,导致RFEH核心电路整流器的效率很低;2)输入射频能量幅度波动较大,而传统的整流器只能在有限的幅度下获得较好效率;3)在输入能量低、整流电路效率低的情况下,获得能量非常少,很可能少于后级电源管理的静态功耗,导致无能量供给负载电路。
本报告将针对上述问题,介绍近期前沿学术的解决方法,包括报告人课题组近期的相关工作。
个人简介:黄沫 (Mo HUANG), 于2005,2008,2014年分别在中山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获得本科,硕士,博士学位。2008至2014年,在广晟微电子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经理参与了TD-LTE,TD-SCDMA等多款商用芯片的研发设计。2014年6月至11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任副研究员。2014年12月至2016年9月,在澳门大学AMSV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博士后。2016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任副教授。2019年9月至今,加入澳门大学AMSV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电源管理和能量IC设计。获授权23项中国发明专利,2项美国专利。黄沫博士获得了ISSCC 2017菅野卓雄远东杰出论文奖,自2025年起担任ISSCC和CICC的TPC成员。他指导的博士生获得2024 SSCS博士成就奖。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逸夫科学馆
邮政编码:
51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