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学校对第四期“兴华人才工程”团队进行了聘期考核。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特别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据公示的考核结果显示,共有20个学术团队考核特别优秀,42个学术团队考核优秀。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产研院”) 3位研发中心主任负责的学术团队获评优秀(特别优秀)学术团队。其中,由食品绿色化加工与营养调控中心主任赵谋明教授负责的食品生物技术团队成功入选特别优秀学术团队;由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主任廖世军教授负责的电化学能源与催化团队、由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于淑娟教授负责的变性淀粉与糖品工程团队分别获评优秀学术团队。
产研院建设6年来,一直坚持“开放 、多元 、动态 、高效 ”的协同创新模式,通过机制创新,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和社会各方科技资源的创造力,在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助推学术团队的快速成长,实现“共享共赢”。目前,产研院已建成 5大研发平台,下设10个研发中心,累计申请专利近千件,转化学校自有技术孵化企业21 家,已发展成为广州市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创新平台之一。2013年,南沙国家新区对区内在建 9 大科技创新平台进行年度综合考评,产研院位居综合评比第一名。2014年初,科技部认定广州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附:研发中心简介
食品绿色化加工与营养调控中心:主要针对现代食品工业中大宗蛋白质资源综合深加工领域和优势传统发酵食品领域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与关键技术开发,并提供核心关键技术。掌握了脉冲电场低温灭菌设备、高光谱食品无损检测技术、食品低温低碳加工技术、功能食品分子调控技术等方面的关键技术,2011、201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心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抑制腐败作用的低值鱼蛋白深度酶解的方法”获得2010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已孵化科技型企业2家。自成立以来先后与Cornell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Leeds, University of Guelph,University of Copenhagen等国际著名大学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科研果在国内30多家知名企业中转化,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围绕岭南特色水果加工技术(果汁饮料、果醋、果酒及综合利用)、特种功能性糖品的开发、改性淀粉及植物蛋白功能性修饰进行科研研究与技术研发,其热带果蔬精深加工技术、变性淀粉产品、特种功能性糖品等技术与产品已经进行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发明专利 “一种电磁场加速白兰地酒橡木陈酿的方法”获得2013年度广东省专利优秀奖。已孵化2家科技型企业。

燃料电池技术研发中心:中心主要围绕燃料电池电源系统、燃料电池石墨模压双极板、燃料电池电催化剂、复合质子交换膜进行科技研发,在高性能储氢材料和电堆材料、高可行性千瓦级应急电源系统(“863”项目)、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混合动力轻型汽车、天然气清洁重整制氢发电设备开发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其技术成果“天然气清洁重整制氢发电设备开发研究”项目荣获2013年度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颁发的“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