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 旅行家·小鹿活动——创业:立足用户需求



华园里有一只小鹿——那只藏在微信订阅号里的小鹿,点开它,一整个华园的画卷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小鹿活动是由广州旅行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第一款产品,是一款基于微信生态圈的信息推送小程序,一个立足于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活动信息汇总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获取近期内在华工举办活动的相关信息,这些活动涵盖了文体娱乐、学术讲座、赛事竞技、志愿公益等各个领域。与此同时,小鹿活动还提供线上报名、线上即时抢票、行程管理等功能。

18年7月启动、9月上线,经过短短几个月时间的发展,小鹿活动已经成长为华工最大的校园活动平台。

而现在,它仍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大有走出华工、走向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趋势。


立足用户需求——成功的背后

在9月7日上线后,小鹿活动的粉丝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直到华工66周年校庆,小鹿活动迎来了一轮井喷式增长。

小鹿活动为校庆策划了接力活动、设计了66周年校庆专属头像。该校庆活动拥有35万的UV(独立访客)、80万的PV(访问量)、4000多条留言、10000多个头像,最终为公众号带来1.2万的粉丝增长。

小鹿活动还为在华工举办的容祖儿演唱会提供电子门票支持,小程序用户增长六千余名。

经过三个月的发展,现在,小鹿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华工最大的校园活动平台。

在新一轮的自媒体浪潮中,小鹿活动的脱颖而出并非偶然,立足于用户需求就是小鹿活动的制胜法宝。


如果深入了解小鹿活动,会发现它具有以下三个突出的特点:

立足微信生态圈

小鹿活动是依托微信生态圈开发出来的小程序,不同于独立的APP,小鹿活动轻巧、易上手,充分考虑到了用户的使用习惯,而且贴心地为用户节省了内存和屏幕空间。

干净无广告

连凯裕师兄用“洁癖”来形容自己的这一决定:为了充分照顾用户体验,牺牲了盈利的机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他选择不在平台上投放任何广告,让用户享受一个干净清爽的使用空间。

简洁大气的界面设计

小鹿活动的界面选择了简洁大气的设计风格,功能分区一目了然,操作标识、项目导引等充分考虑到用户需求,适应用户视觉习惯,操作简便,这使得用户在使用这一平台时有了良好的视觉体验。



▲小鹿活动小程序页面

可以说,小鹿活动就是一款建立在用户体验上的产品,从它的功能、它的设计,到它的载体,自它的第一行代码开始,它就是为用户而生的。

连凯裕回忆起自己创业的初期,那个时候他正在考虑做一款旅游APP,在他的设想中,那也是一款面向用户的软件。经过一番冥思苦想,他大致构建起了这款产品的框架。然而在后续的市场调研过程中,连凯裕发现自己的想法与用户需求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引起了他的反思:开发者自己对于产品需求的想法并不等于用户需求,大多数时候开发者的想法都只是自娱自乐或者是一厢情愿。作为一款面向用户的产品,最重要的就是立足于用户体验,以用户的需求作为整个产品开发过程的导向。

从产品的开发到最终落地,都以用户需求作为唯一宗旨——这就是小鹿活动成功的关键,也是旅行家团队的坚持。

而现在市场上很多的创业者们都存在这样的毛病:将个人或者团队的想法当成目标用户的想法。这导致很多产品即使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最终却在市场大潮中折戟沉沙。

由此可见,创业不能全凭冲劲,单靠一个“勇”字不能解决问题,创业者们要就事论事,不管是2B还是2C,立足于用户需求都是成功所不可或缺的。

就是因为坚持立足于用户需求,再加上团队夜以继日的努力拼搏、校方给予的大力支持,小鹿活动才取得了如今的成就。


    相关名词注释:

2B或2C中的“2”都是to的意思

2B:to business,意为以企业为目标用户

2C:to consumer,意为以个人为目标用户



身骑小鹿,跨越未来


在寒假期间,小鹿团队将着力于产品优化和产品推广两个方面。

除了希望为同学们提供更便捷的活动资讯获取途径,小鹿活动还希望吸引平时活动参与度比较低的同学、教职工子女,甚至是高校周边的居民参与校内活动——这是连凯裕的私心,是旅行家团队特有的教育情怀。

“打响小鹿活动的招牌,与校方达成合作,联合十所高校,共建无校别的高校活动平台”,这是连凯裕对于小鹿活动的计划与希望达到的目标。小鹿活动是创业的第一个脚印,他希望能够一步一个脚印的来:建立初具规模的人才库 ,传播团队的声誉,积攒充沛的资金……这些都是连凯裕师兄关于未来设想的一部分。



“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

“故世之奇伟瑰怪常在于险远。”这句话出自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世上神奇瑰丽的景色都在经历万难之后才能看到;也唯有敢于涉足险远之处,才有机会看到最美的风景。

连凯裕正带领着旅行家团队跋涉在这样一条险远之路上。创业者们敢为人先,毅然决然的踏上创业这条险远之路。前途难以预料,但是——“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创业,我们在路上。


采访 | 吴晓婷 许可 何昊南

撰文 | 何昊南

编辑 | 许可


2017 © 华南理工大学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