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纪实:科研人员要有攻坚破难的蛮劲
专题策划
人物纪实:科研人员要有攻坚破难的蛮劲
发布时间:2018-10-10        浏览次数:1208

  热衷挑战未知,享受攻坚带来的成就感……这些都是本期人物纪实栏目的主人公——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张维身上的特质。采访中,张维透露“从小我就比较喜欢动手,所以中学时期接触化学实验后,那种攻坚破难的成就感应运而生”,正是这种快乐学习的精神促使着他一步步成长,获得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银牌,保送北京大学化学系,走上任教科研之路。

  为己,向难关开战

  优秀的人总是有着一定共性,比如一样的价值观、人生观,一样的热爱学习、快乐学习,一样的目标明确、坚持梦想。采访中,当谈及学习、任教、科研的话题时,你可以从张维的眼神中感受到那份发自肺腑的快乐和热爱。

  “某种意义上来说,做科研是一件枯燥,但又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张维认为,科学研究是一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合理设计的实验不断证实或者证伪自己的想法,不断的在试错中前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很艰难,而且很多时候显得比较枯燥。有一段时间社交媒体上戏称化学研究为“搬砖”,但是解决问题后获得的成就感,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维

  为师,传承师恩授人以渔

  张维提到,在求学过程中,他遇到的各位老师都给与了他非常大的帮助,他都非常感激。

  高中从小城市来到省城,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表达能力很差给张维带来了不少自卑感。为了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每天中午上课前,尹一冰老师会安排他用5到10分钟的时间给班上同学讲一道化学试题,这一讲就是2年。张维说:“讲题的这个过程,不仅训练了我的表达能力,增强了我的自信,同时也让我对每道试题有了更深的理解,其实这就是自我消化的过程。而我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知识更牢固。”

  于是,现在作为担任本科和研究生教学的张维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成为了他的执教理念。在准备去美国的博士后阶段,有一次他遇到了一点挫折,导师非常担心他,在美国时间凌晨5点还在为他想办法,让他感动万分。“我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关怀,回报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将他们优秀的育人理念传递下去”。

本科材料创新班参观实验室,该班由张维担任班主任

   “张维老师特别支持我们做实验,尽量为我们创造条件。尤其是我的基础不是特别扎实,当我的实验遇到困惑时,他会手把手的教我如何开阔思路寻求突破点。有一次张维老师去北京答辩,晚上回来都八点多了,他还特意回实验室看看我们实验中有无遇到困难”2017级博士生马丙戌回忆说。“老师对我们实验与科研中遇到的问题,都能从最基础的实验现象入手,通过他深厚的学术积淀往往能直击问题的最关键处,对我们的科研实验给出合理化的建议”2018级博士生司自卫发出同样的感慨。

  “绅士”“关怀”“大爱”2017级硕士生朱姝玥给出了这几个关键词,她说:“张维老师是一个特别绅士的人,很关心我们每一位学生,上次有位同学生病了,老师会特意打电话问问情况。去年我家那边发洪水了,老师也特意问了我家那边有没有受灾。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也会尽力帮助我们”。

  荣誉,是动力也是压力

  近期,张维刚入选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对此他认为作为项目负责人,你就有义务担负起这份责任,完成项目课题研究,出成果、出成绩。

功能性超分子材料的研发

  目前,张维的研究重心放在功能性超分子材料的研发上,通俗的理解就是使用超分子化学的方法,通过控制物质从微观、介观到宏观各个尺度的精确结构,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

  张维坦言,国内的科研环境有了很大的发展,他相信在政策支持和研究院国际化管理模式下,回国也能大展拳脚,实现人生抱负,于是曾留学日本的他成为了软物质研究院第一位到岗的PI。(文/余锦婷 图/受访者供图 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南理工大学北区科技园2号楼 邮编:510640

2019©华南理工大学华南软物质科学与技术高等研究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

技术支持 维程互联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