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开幕
 
发布时间: 2019-11-15 浏览次数: 51
■推介会上,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领导互动。

 

李希许又声李玉妹王荣出席大会

新快报讯 11月12日,首届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在广州开幕。省委书记李希,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许又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玉妹,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大会。

李希在致辞中指出,广东是华侨大省,侨胞众多、人才辈出,一代又一代海外侨胞始终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大家以这次大会为平台,共同探讨粤港澳大湾区的美好前景和发展机遇,推动合作、增进友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希强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是新时代粤港澳三地发展的重大平台、重大机遇,也为全球华侨华人共谋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广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扎实推进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落实,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纲举目张推动形成新时代广东改革开放新格局。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实现良好开局,资本、技术、人才的“虹吸效应”初步显现,广东改革发展站在全新起点、进入全新阶段。希望广大侨胞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广东发展,发挥好中外交流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先行示范区建设和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共享大机遇、共建大湾区、共圆中国梦。广东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为大家来粤创新创业、合作交流、寻根问祖创造更好条件,提供更好服务。

许又声在致辞中代表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对大会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在广东举办此次大会对于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凝聚和发挥侨务资源优势,助力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意义重大。

许又声表示,广大海外侨胞经济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商业人脉广泛,可以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者、贡献者、获益者。希望广大海外侨胞积极参与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化互利合作;积极促进大湾区融合,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积极推动大湾区开放,为提升大湾区国际竞争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交通物流枢纽和国际文化交往中心作出积极贡献。

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杨健、 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张荣顺,省领导傅华、黄宁生、郑雁雄、王衍诗、袁宝成,广州市领导温国辉、刘悦伦参加大会。

集中展示融入大湾区建设的真招实招

珠三角九市“组团”推介大湾区

广东作为全国侨务大省,拥有3000多万海外侨胞,占全国海外侨胞人数一半以上,分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在广东投资企业约6.2万家,占全省外资企业总数六成多。

历史上,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创业,为广东的经济腾飞作出突出贡献;迈入新时代,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要建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更离不开华侨华人这座“桥梁”。

在大会开幕式上,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总会主席梁冠军宣读了大会倡议书。倡议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潜力巨大,商机无限,前景美好,这既是粤港澳三地的重大机遇,也是海外华侨华人展露才华、成就事业的新舞台。让我们携手奋进、激情满怀地投身大湾区这片热土的建设事业,逐梦湾区、圆梦湾区!

下午,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九市“组团”,向华侨华人推介粤港澳大湾区,集中展示各市参与融入大湾区建设的真招实招,并整理汇总粤港澳大湾区对外招商引资引智等政策文件。此外,与会嘉宾后续还将深入粤港澳大湾区九市实地考察商机。

●侨领献策大湾区发展●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

创新人才发展战略 是大湾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院士孙大文(爱尔兰)目前生活、工作在粤港澳大湾区。2011年,他应邀回国在华南理工大学创办现代食品工程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发展,该中心现在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亮丽名片,而他本人荣获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孙大文说,对其他三大湾区先进经验的借鉴与学习,将会使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介绍说,旧金山湾区是世界公认的“科技湾区”,大名鼎鼎的硅谷就坐落于此;纽约湾区则在国际金融界独占鳌头,湾区在区域人口平衡、基础设施建设和规划管理方面有着独到见解;东京湾区则以“产业湾区”著称,拥有紧密的产学研结合成果。

“纵观三大湾区的发展不难发现,重视科技、把握人才、鼓励创新是它们的共性,这也符合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流趋势。未来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于内生技术变化的长期增长模型,其核心在于技术进步,而人才正是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他认为,创新人才发展战略,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向好向快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版采写:新快报记者 黄闻禹 通讯员 徐林 岳宗 ■本版摄影:新快报记者 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