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报告

北京大学宛新华教授分享有机晶体手性聚集体的研究进展


  419日上午,北京大学宛新华教授受邀到访分子学院(软物质研究院)做主题为“从巴斯德拆分到有机晶体手性聚集体的可控构筑”的学术讲座,和与会师生一起分享和讨论有机晶体手性聚集体的最新研究进展。

1848年,法国科学家路易斯·巴斯德发现酒石酸铵(钠)盐可以形成互为镜像的两种晶体且其旋光方向相反。这一曾被评为化学史上最值得记忆发现的工作不仅奠定了立体化学的基石,而且衍生了获得单一对映体的分级结晶拆分方法”  宛新华认为,分级结晶拆分是目前工业上制备绝大多数手性医药、兽药、农药、香精香料及其中间体的首选方法,主要包括优先析晶和逆向析晶两种策略。然而,尽管经过技术上的大量改进,但一次结晶通常只能低产率地获得一种光学纯的对映体,且应用于逆向析晶的抑制剂难以回收。

讲座中,宛新华详细介绍了其课题组针对以上关键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一是结合优先析晶和逆向析晶原理以及手性纳米组装体的特性,以氨基酸结晶拆分为模型体系,基于新型“量身定制”高分子结晶拆分添加剂的设计、合成,实现外消旋化合物的高效拆分和添加剂的简便回收利用;二是发展了模拟磁选矿的对映体分离新方法,通过一次结晶操作,高产率地获得两种光学纯对映体;三是以此为基础,采用不同分子量聚合物调控结晶过程,从外消旋氨基酸获得单一对映体晶体的手性聚集体。

  宛新华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合成与先进材料研究,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撰写6本英文书的章节。先后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排名2)、中国化学会高分子科学创新奖。他在相关手性研究方面具有权威话语权,其到访讲座授课对学院(研究院)从事手性结构课题研究的师生具有启迪作用。(图文/MoSE & AISMST

 


2023©华南理工大学前沿软物质学院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843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