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华南理工大学“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 化学与化工学院分论坛的通知

2016.12.09

广大师生:

华南理工大海内外优秀青年学者论坛旨在面向全球邀请拥有不同学术背景的青年才俊,围绕国际科学前沿、热点研究领域以及行业产业的技术问题等展开探讨和交流。希望藉此平台,互相启迪、开拓视野,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一、论坛时间

20161215日(星期四)

二、论坛地点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逸夫工程馆4楼会议室

三、论坛议程

1215日(星期四)上午8:30开始

每人20分钟

1.报告题目:Nanotubular Materials for Photocatalysis and Electrocatalysis

报告人:谢鲲鹏

2. 报告题目:气体水合物形成动力学研究及应用

报告人:杜建伟

3.报告题目:Theoretical insights into activation of small molecules by 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报告人:樊婷

4. 报告题目: Firstprinciples study 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tic reactions on TiO2

报告人:纪永飞

5. 报告题目:双功能催化转化纤维素及其衍生物制备平台化合物

报告人:邰志军

6. 报告题目:Electrospun nanofibers: From One Dimensional To Multi-dimensional

报告人:张翔

四、报告人简介:

1. 谢鲲鹏博士:于2008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理学学士、2011年获得厦门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同年获得国际马普研究院(IMPRS)奖学金,赴德国Ruhr-University Bochum,在Martin Muhler教授和Wolfgang Schuhmann教授课题组攻读博士学位,于2014年底获得工业化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原课题组继续博士后科研工作。201510月至今,在瑞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催化研究技术中心(KCK)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专注于光催化、电催化和多相催化相关方面的研究,特别集中在TiO2纳米材料在光催化应用、碳纳米管的表面改性以及电催化应用以及分子筛催化剂在汽车尾气脱硝方面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22篇,总引用超过 790次,H因子12,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SCI论文7篇。已授权中国专利6篇。

2. 杜建伟博士:于2003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及2011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8月至20145月,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化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46月至20156月,在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水合物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7月至今,在澳大利亚西澳大学液化天然气研究中心任副研究员。20158月至10月,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院国立资源研究中心任客座研究员。他专注于气体水合物的研究,特别集中在气体水合物机理和基础物性研究以及相关工业化应用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期刊论文10篇,其中关天然气水合物的快速生成氢气水合物的热物性研究以及二氧化碳多尺度置换甲烷水合的工作分别获得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工藤奖和昆士兰大学-西澳大学双边合作奖。曾荣获中科院朱李月华优秀博士生奖。现任Physical Chemistry Communications 国际期刊编委及The 2nd Congress on Physical Chemistry筹备委员会委员。

3. 樊婷博士:于2010年毕业于武汉大学,2014年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理学博士学位。201410月至今,在瑞典皇家理工从事博士后研究。她专注于化学反应反应机理的研究,特别集中在第一性原理应用于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各类反应的机理研究。已发表SCI论文14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篇,其中acs catal一篇,chem comm一篇综述

4. 纪永飞博士:2007 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物理学学士学位; 2013年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物理学(单分子科学专业)博士学位,2014年于瑞典皇家工学院获理论化学博士学位。201420169月继续在瑞典皇家工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从201610月起在斯坦福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专注于异相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特别是半导体催化剂(如TiO2)表面光催化反应的分子尺度的机理的研究。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发表在The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五篇,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一篇,ACS Catalysis 一篇。

5. 邰志军博士:于20139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工业催化专业博士学位。20142月至今,在European Bio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Aston University (英国)从事博士后研究。一直致力于催化转化生物质制备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尤其是钨基催化剂上纤维素制备多元醇的研究以及新型固体酸、碱催化材料的合成。目前,发表SCI论文5篇(第一作者3篇),专著1章,其中关于Temperature-control phase-transfer catalysis for ethylene glycol production from cellulose工作已经被它引用52次。

6. 张翔博士:于2008年、2013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工学博士学位。20138月至今,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他专注于新能源的研究,开展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光阴极材料研究,系统研究了不同敏化分子的光电转化性能,开发出半导体纳米纤维作为光阴极材料,使得能量转化效率提升1.6倍。在锂电池研究方面,开发出电极材料-石墨烯复合电极,成功将锂电池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Nanoscal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C,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 ,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 RSC advances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15多篇,总引用次数超过350。其中关于通过电纺丝技术开发出的电极材料-石墨烯复合材料电极的工作,引起了很多相关领域科研人员的关注, 论文被引用113次,并被石墨烯时代网站graphene times亮点引述。另一项同轴电纺丝制备太阳能电池半导体电极材料的工作,总共被引用了130次。

 

 

化学与化工学院

2016129

 


附件: